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疫情暴露了经济的脆弱性

文山 摘编
2020年2月15日

周末的德语报刊评论版,重点关注了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新苏黎世报》认为,北京害怕经济下滑甚于害怕李文亮事件。《奥格斯堡汇报》则指出,全球经济在这场突发疫情面前很脆弱,但是绝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对全球化开倒车。

Shanghai Einkäufe im Supermarkt mit Schutzmasken
疫情期间的上海超市图像来源: AFP/N. Celis

(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新苏黎世报》的评论以"习近平与冠状病毒:一旦停工,就有麻烦"为题,认为相比李文亮事件,中国当局更担心疫情停工造成的经济冲击。

"经济停滞很快就会影响到中国的普通人。如果局势不能很快缓和,众多餐饮业、零售业经营者马上就会面临破产危险,他们的业务已经连续几个星期陷入停顿。这会造成失业率上升,养活整个家庭、在城市里谋生的农民工,也将失去收入。"

"疫情、隔离、付不出工资,这些因素混合会引发爆炸性的后果,民众也许会上街表达不满。对于独揽大权的习近平当局而言,这是极其恐怖的场景。中国政府最担心的莫过于社会不稳定,这会造成真正的压力。相比而言,李文亮医生去世后社交网络上的风暴,当局还能比较放松地看待。真正的危险来自于空空的钱袋、饥饿的肚肠。几十年来,中国当局与民众间的默契就是:当局负责让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民众则放弃政治参与之诉求。而现在,这种默契有可能一下子被打破。"

"1月20日,这场疫情的真正严重程度逐渐显露之时,习近平还曾说,人民群众的健康比经济利润更重要。而现在,论调却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开始强调,关键要在保护健康与提振经济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做法好比走钢丝:职工们必须要重回生产线,以便养家糊口,但是上百人同时就餐的食堂,也是病毒传播的理想场所。"

"中国政府试图减轻疫情的经济冲击,目前的做法也比较谨慎。中国政府没有出台会推高债务的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而是采取了精准的措施:银行延长贷款期限,上海还推迟了原定的提高社保缴费之计划,中小企业则可以获得特别补助。这些措施能够缓解短期困难。但是,如果想要避免大的社会动荡,还有赖于尽快遏制疫情。"

该报另一篇题为"新冠病毒在中国不会引发革命,但该国政治变革势在必行"的客座评论则写道:

"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习近平当局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这场疫情,也为检验中国体制的缺陷提供了契机。国际社会应当利用这个时机来对中国适当施压。不一定要追求推翻这个政权,而是应当试图向中国政治体制内注入国际公认的价值观。比如:及时公布攸关公共卫生的信息、尊重基本人权。如果全球公众继续在新冠病毒来源问题上被蒙在鼓里,这将是一个耻辱。毕竟,这事关如何遏制疫情的全球传播。中国不一定需要一场革命,但是政治变革不可回避。届时受益的,将不只是中国,而是全世界。"

德国医疗系统是否做好了准备?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B. Thissen

德国《奥格斯堡汇报》以"新冠病毒将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为题,刊评认为,全球化的经济其实很脆弱,并没有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显示出全球化时代的各国经济紧密相连。供应链遍及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性也随之上升。苹果等电子厂商就估计,其中国生产基地的工作会延后。这种延迟有时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欧洲现在就因原材料短缺而面临抗生素库存告急的情况。"

"很快,德国的机械制造、汽车产业也将会因中国工厂停工而面临供应链紧张的局面。经济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将取决于疫情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不少人都在讨论,90年代、00年代的全球化是否步伐太快?在贸易战中,新的关税壁垒竖立了起来。而这场疫情则让人看到,民族主义回潮也有其界限。"

"贸易和旅游业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一国的工厂也往往依赖于另一国的企业供应专门的零部件。德国大众这样的企业,也需要海外销售市场才能存活。除非付出重大代价,否则这一趋势无法逆转。"

"因此,全球化的世界需要强健的手段来应对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危机。我们需要世卫组织这样的国际机构来评估风险、传递信息,我们还需要医学专家网络。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国际合作,而非更少。"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及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