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脆弱将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2024年1月2日

同西方的关系持续紧张,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新的一年里,中国将面临哪些挑战,德中关系又将如何发展?

房地产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房地产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图像来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发表评论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新年讲话的措辞仍非常强势,但细究之下也不难发现,这些强硬措辞已经很难掩饰内交外困的窘迫境地。这篇题为《脆弱已经成为新常态》的评论写道,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都应适应中国的这种新常态:

"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领导层一方面在努力吸引外国资本,另一方面却在极力对经济困境轻描淡写。除此之外,中国领导层变得越来越敏感。这种状况令那些供应链同中国密切关联的德国企业极为不安。在此背景下,对华外国直接投资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到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即中国企业界情绪低迷,人们对习近平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对习近平表达不满可是大不敬的重罪,但有些人显然已经无所顾忌了。毕竟,对于一个高度不透明的政府及其领导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正在失去信心。

陷入危机已经多年的房地产行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房地产行业原本是中国旧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柱。地方政府依靠出卖土地赚得盆满钵满,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几大开发公司则不断推高房地产价格。现如今,空置房屋和烂尾楼变得越来越多。倒霉的则是那些将毕生积蓄投资房产的普通中国人,他们现在还能否拿回自己的本金仍是个未知数。地方政府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恒大和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则面临破产的厄运。

常言道,祸不单行,随着高铁和公路通往各个偏僻的角落,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动力-基础设施建设也渐渐失去了活力。内需已经无法弥补经济增长的需要,中国人的消费热情降至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显然由于内部意见不一,政府也无法出台有效的提振措施。去年12月,央行行长潘功胜警告说,中国正在进行一场'艰苦而漫长的旅行'。"

评论指出,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意识形态至上的施政方式, 正在加剧中国的经济困境,并使国际环境变得对中国更加不利。

"种种迹象显示,2024年内,中国也不会出面帮助化解那些美国所关注的危机,这其中包括乌克兰、加沙以及朝鲜半岛。就在几年前,中国还曾同美国一道支持过联合国针对平壤当局的制裁决议。但去年十二月,中国却又公开对危险的金家政权表示支持。

除此之外,习近平仍在继续维护同战争狂人普京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尽力施展魅力外交,以免同西方彻底分道扬镳。对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来说,保持这种战略上的相互矛盾也许比实施经济上的实用主义更为重要。但这对和平和贸易来说,无疑暗藏着极大的风险。"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其新年致辞中,对中国在2023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鼓励民众满怀信心地迎接2024年。但他同时也承认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每日新闻》网站报道称:

2023年12月29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发表新年致辞。图像来源: Yao Dawei/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年轻人的失业率之高创下新的记录。而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人口下滑以及年轻一代不愿生孩子等问题却在不断激化。内需仍旧相当疲软。凡此种种,都对依赖生产和出口的中国经济构成了极大的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处于通货紧缩的边缘,即正在与价格下降作斗争。一般认为,价格下滑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几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共产党领导层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提振措施。央行下调利息以鼓励投资。不过,国际分析师和经济界代表则普遍认为,中国并没有拿出提振和开放经济的整体方案。

过去十年当中,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强化了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而自由市场经济的空间却不断受到挤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