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请不要和中国眉来眼去
2017年3月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优势"为题,分析了德国到底应该以哪个国家作为最重要的外贸伙伴。评论注意到德国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指出在保护主义盛行美国的今天,中国对德国经济的意义越来越大。
"德国出口商很早就注意到这个趋势。虽然来自中国的需求还不如美国那般强劲,但是将德中贸易简单归结为德国消费者青睐中国生产的廉价服装与手机,也未免太肤浅。如今德中经济紧密相连,也要归功于德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越来越多的汽车与机械产品。这一趋势的潜力不可小觑。在动荡的年代,强大、可靠的贸易伙伴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既然老朋友挥别了共同的目标,那就应该尽快寻找新伙伴。"
文章随后回顾了特朗普当选总统几个月来,中国方面对全球化的支持表态以及德国政界、经济界对中国的示好。随后笔锋一转,指出德中经济中的问题。
"德国经济部越发狐疑地看待中资收购。中国企业正在频繁收购德国企业,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向德国资本对等开放市场。在致力于实现开放经济体系的斗争中,中国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合作伙伴?市场开放不对等并非唯一值得质疑的地方。中国的出口倾销经常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此外,经济上的实用主义也要完全占据上风,才能让人忽视远东的经济大国其实并非民主国家、也并不怎么在意人权问题。"
"现在就将美国开除出增长市场之行列,未免为时过早。固然,贸易保护主义者罗斯(Wilbur Ross)被任命为美国商务部长,这浇灭了外界对于美国自由贸易的希望。但是全球价值链盘根错节,美国不可能优雅地从国际市场上全身而退。因此,德国的汽车、机械、制药等核心产业应当继续面向西方贸易伙伴,美国人将很乐意见到这些德国企业的产品。"
"近来的政治动向也清晰表明,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不能过于依赖某一个贸易伙伴。德国经济从来没有依赖过某一个贸易伙伴,而是一直从多样化的产品以及多样化的贸易关系中受益。德国不应该和中国过多地眉来眼去,而是应该认识到多样化这一传统优势。"
德国《每日邮报》以"中国教训"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中国在生育政策上的教训,欧洲国家应该引以为鉴。
"北京的掌权者显然已经意识到,生育率只有1.05的中国,在人口、社会、经济上全面走入了死胡同。之前的35年中,中国当局用高额罚款、强制流产、强行节育的手段来压制民众的生育愿望。现在,中国当局正面临这一政策的严重后果,不知如何才能提高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稳固的人口根基上。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不仅仅将在人口数量上超越中国,还将因为更大的青年人口数量而具备更高的经济活力;与此同时,中国则不可阻挡地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具有长期的影响力,无法通过短期的措施来修正。中国的例子应该让欧洲政界警醒。我们'老大陆'的社会保障体系、全体民众的福祉也越发受到老龄化的威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