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马斯做得对 但是还不够

文山(摘编)
2020年9月2日

《每日镜报》赞扬德国外长马斯对中国外长王毅做出了清晰的表态;《柏林报》认为,光是明确表态还不够。《法兰克福汇报》则感叹,德中关系今后将变得愈发艰难。

Deutschland Treffen Heiko Maas und Wang Yi in Berlin
9月1日,马斯与王毅在柏林举行会谈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M. Sohn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以"艰难的关系"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德中关系愈发艰难,但依然有回旋空间。作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好尚存的回旋空间。

"中国外长王毅此行来欧洲,如果他的目的就是探究欧洲人究竟是否会在徐徐拉开大幕的中美冲突中站到美国人一边,那么他现在可以略微解除警报:欧洲人还不想这么干,至少现在还不想。"

"但是,王毅还没法松一口气。在每一个他到访的国家中,他都得面对批评、直面关系变差的现实。香港、维吾尔、台湾,这些都是关键词。至于新冠疫情,中国人可能对当局的'危机管控'挺满意,可是西方人完全不这么看。靠宣传取得的所谓的'成功'会很快消散。"

"在柏林,德国外长马斯并没有对中国客人进行严厉的训诫,但是他也公开表达了德国联邦政府在香港、维吾尔、台湾议题上的立场。不管怎么样,马斯好歹是在公开场合说这些话。不管怎么样,他毕竟为捷克参议院议长访问台湾而辩护。"

"必须承认,德中关系对于德国而言并不轻松。经贸方面,德国与中国联系紧密;面对众多全球问题,德国也需要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合作意愿的伙伴。在这一情形下,德国究竟应当对中共持多少强硬的姿态?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回旋空间,我们也必须利用好这些回旋空间。"

双方会谈后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图像来源: Reuters/M. Sohn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则以"马斯对中国亮出休止符,让人怀抱巨大的期望"为题,赞扬了德国外长在对华议题上做出明确表态。

"在涉及台湾问题时,德国外交界一般不会去刺激中国。任何一个德国高官都不会像捷克议长那样,动起去台湾访问的念头。所以,德国外长明确驳斥中方就议长访台对捷克方面发出的威胁,就尤为引人注意了。德国并非是主动刺激中国,马斯利用了这个机会明确告诉中国外长王毅,欧盟的对华政策不容挑拨离间。"

文章指出,马斯十分明确地说出了"不能容忍威胁",如此清晰的表态不禁让人产生了巨大的期望。中国表面上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实际上却在争议地区强硬贯彻主权诉求、对经济竞争对手实施不公正手段;同时,德国依然在气候保护等国际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作者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斯在台湾、香港、维吾尔等敏感议题上做出明确表态就显得难能可贵。

"中国外长在讲话中赞扬欧洲统一。可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却通过更多是象征性地援助意大利以及塞尔维亚,分化瓦解欧洲,从而将自己包装为另一种更好的体制。此外,北京对某些欧洲国家进行战略性投资,以阻挡欧盟对维吾尔人遭压迫发出一致谴责。"

"不管怎样,德国外长努力让欧洲用一致的声音对待北京,这是正确的。他那'不能容忍威胁'的诺言,很快就将得到考验。"

《柏林报》以"马斯先生,德国还能做得更多"为题,刊评指出,德国外长对王毅就香港等敏感议题做出明确表态,这还只是一个开端。

"在我们这个时代,国与国关系更多地是由贸易协定来勾勒,而不是由和平条约。相互依赖的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就这方面而言,德中关系可谓是十分和谐。至于中国当局在国内践踏本国民众的人权,在华投资的德国企业几十年来并不是很在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不会有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尽管德国政府也会帮助个别的政权批评者,但往往只是静悄悄地进行。"

"但是在香港,民主被当局用粗暴的警察国家手段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扼杀,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忽视的。香港民众在保卫自己,甘愿冒着可怕的风险。他们当然会要求德国为香港发声,因为德国是欧洲领袖,是中国的长年贸易伙伴。此前,外长马斯在对华议题上一直十分谨慎。现在,他在香港议题上逼问中国外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也还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