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雷斯顿沉浮八百年

2006年3月31日

1945年的一场地毯式轰炸将“易北河上的弗罗伦 萨”变成了废墟。此后,德雷斯顿就成为现代空袭的恐怖性标志。不过,旧日的伤痕已经愈合,年逾800岁的古城更加美丽。

易北明珠图像来源: AP

最早的有关德雷斯顿的书面记载出现在1206年3月31日,当时,易北河北岸有一个古代斯拉夫人定居点,南岸建立起德国人城镇,建立者是梅森侯爵。德雷斯顿的城市博物馆馆长维尔纳·巴尔梅耶说:“人们推测,到有历史记载之前,德雷斯顿已经存在200年了。” 猜测归猜测,3月31日依然被定为历史古城的生日。

斯拉夫语“Drezdany”一词的原意是“淤泥森林居民”,最早落户的村民是来自波西米亚的斯拉夫人。1485年,德雷斯顿被萨克森统治者占领,1547年成为皇家首府的政治文化中心。默里茨诸侯在任期间曾大兴土木,推倒中世纪的城墙,修建了一座巍峨壮丽的皇宫。

随后到来的奥古斯特时期(1670-1733)将德雷斯顿推向繁荣,被冠以欧洲之都的美誉。国王仿照意大利城市及法国皇宫的奢华风格建造了自己的宫殿,收藏了大批的绘画、瓷器和珍宝。

自1756年开始,这座最重要的欧洲都市俨然扮演着政治中心的角色。继拿破仑统治之后,德雷斯顿摇身一变,成为工业重镇,1839年通车的莱比锡—德雷斯顿铁路是德国境内的第一段远程铁路线。1850年之后,一些日用品及消费品如眼镜、巧克力、香烟等轻型工业逐步发展起来。

在18、19世纪之交,德雷斯顿人口已达50多万,成为德国第四大城市和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德雷斯顿的上空笼罩着一层阴影。1945年2月13至14日联军的5次大面积轰炸葬送了这座历史名城的绚烂古迹,夺走了3万人的生命。

二战结束以后,德雷斯顿原有的一些文化建筑如茨温格尔宫、宫廷教堂、阿尔伯提努画廊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50年代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原东德政府基本保留了德雷斯顿的重要文化传统。德累斯顿舞蹈学院和国家艺术收藏赢得了国际赞誉,1985年,森帕歌剧院重开,圣母教堂重建,吸引了全世界的视线。

二战结束61年之后,又有一件贺礼将献给德雷斯顿的800岁生日——“绿穹珍宝馆”已经修复完毕。它展现了萨克森王朝的璀璨文明,汇集各色奇珍异宝,是欧洲最富有的珍藏之一。1206年德雷斯顿统治者的后代本德·格拉夫说:“虽然我的祖先十分腐朽,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梅森总督确实也保留了美好的艺术和文化。”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