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汽车与交通中国

慕尼黑车展:中国展商阵容空前

2025年9月8日

中国展商将以史无前例的阵容亮相本周二(9月9日)开幕的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尽管中国汽车在德国的注册量仍然很少,但在今年前8个月已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慕尼黑IAA广告牌
慕尼黑IAA即将开幕图像来源: Sven Hoppe/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来自主办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VDA)的消息,在本次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上,中国是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共有116家展商来自中国。初步统计还显示,世界各地共有748家展商前来参展,57%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也创下纪录。

除小型供应商外,越来越多汽车生产商也涌向展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2025年的IAA已成为汽车生产商历史上最多元化的平台。这无疑是积极的解读。负面解读是,即使在IAA这个德国本土展会上,德国汽车生产商的地位也在下降——在全球汽车市场,情况也是如此。

中国在德国的市场占有率翻倍

中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很长时间里,德国车商在中国的销量一直是其生产驱动力,但如今,其在中国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全面走弱

虽然在德国汽车市场上,本土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品牌难以站稳脚跟,但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FMDTA)最新登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狭义上的中国汽车在德注册量超过3.5万辆。就187万辆的德国整体汽车市场而言,占比依然很小——仅为1.9%,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个数字已大约翻了一番。

如果算上中国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和极星(Polestar) ,那么这一数字甚至超过4%,比知名品牌丰田和特斯拉的总和还要多。

柏林街头的比亚迪图像来源: Jens Kalaene/dpa/picture alliance

比亚迪的新车注册量增加了四倍

到目前为止,MG荣威(MG Roewe)推动着狭义上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增长,这或许要归功于MG这个源自英国的名字,消费者几乎不会联想到中国。凭借前八个月超过15600辆的新注册量,荣威依然是德国市场排名第一的中国汽车品牌。但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新注册量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四倍多,达到略高于8500辆。

中国品牌在德国的发展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除了电动汽车关税、品牌形象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往往持保守态度外,汽车管理研究所所长斯蒂芬·雷因德尔 (Stefan Reindl) 等专家还指出,缺乏经销商网络或经销商网络稀疏也是原因之一。据他介绍,例如,今年春季,比亚迪在德国的经销商不到 30 家,MG荣威(MG Roewe)约有150家,小鹏汽车目前有35家。相比之下,德国主要品牌通常拥有数百个销售点:大众约有 700 个,宝马约有 400 个,奥迪约有300 个,梅赛德斯-奔驰近400个。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

但德国制造商不应指望这样的情况将持续下去。尽管中国品牌在德国的增长幅度不大,但也是翻了一番。如果放眼整个欧洲,中国品牌的份额已经大幅提升。根据市场观察机构Jato Dynamics的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5%。该数字也包含了由于在德国新注册量不足而未被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KBA)单独列出的品牌。

德国品牌在IAA展会无疑占据主导地位,宝马将展出的纯电动新款iX3等车型也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而中国制造商也满怀信心地来到慕尼黑,并带来了一些价格便宜得多的电动汽车。

Inovev信息平台总结道:2025年的IAA将是“德中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争夺霸主地位的斗争”。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乘用车销量为1090万辆,欧洲的乘用车销量仅为68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今年上半年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高达552.4万辆,是欧洲(178.2万辆)的3. 1倍。

不过,德国品牌在本土市场不会被彻底淘汰:近几十年来,不断有人对新的外国竞争对手——不管来自日本、韩国还是特斯拉——发出警告,但迄今还没有哪个竞争对手持续改变了德国品牌在本土的主导地位。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