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风风雨雨150年
2013年8月1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拜耳集团150周年庆典活动的嘉宾名单中不乏一些重量级人物。其中就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拜耳的庆祝活动上,默克尔给予了这家跨国企业高度赞扬。她特别强调:“有着拜耳十字标识的拜耳公司像他们的标志一样闪光发亮:是德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拜耳是德国创新和高科技的象征。”
拜耳集团董事长戴克斯(Marijn Dekkers)在庆典致词的时候展望了未来。他表示,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会是:“不断创新、探索,研发减轻症状的药物,节约能源——这些挑战鞭策着超过11万名员工不断前进。”1863年8月1日,商人弗里德里希·拜耳(Friedrich Bayer)和颜料技师约翰·威斯考特(Johann Weskott)在乌珀塔尔市的巴门(Barmen)合作开设了一家小型颜料工厂。他们的生意兴隆。最重要的客户包括军队,他们使用拜耳的产品为制服染色。
为了更便于新鲜资本的注入,1883年,这家工厂转为股份制企业。在争夺新染料的激烈竞争中,该企业很快把目标瞄准大学应届毕业生。当时德国大学开设化学系的历史尚浅。法兰克福大学的金融历史学家、拜尔专家普卢珀(Werner Plumpe)表示:“德国之后出台的专利法进一步巩固了化学家的地位,因为在德国,只有能够证明制作方法确实之前没有过,才能拿到专利。只有专业知识丰富的化学家才能够做到这点。”
无心插柳柳成荫
该公司的产品开发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合成色素之外,他们很快开始了药品的生产。这时,偶然的操作却带来了突破性的成功:在生产颜料时候生成的垃圾本来毫无用处。而化学家打算“废物利用”,开始利用这些物质进行各种试验。最终他们发现,在生产颜料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治疗疾病,或者说至少让疾病的症状得到缓解。
比如大名鼎鼎的的止痛药剂阿司匹林就是以这种方式诞生的。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在皇家专利局注册了商标。1912年拜耳公司将总部正式迁往勒沃库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跨国型企业,除了在多个欧洲国家之外,也在巴西、阿根廷、中国、日本和美国设置了生产厂房和子公司。当时的总员工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人。
黑暗篇章
一战结束几年之后,拜耳失去了独立的地位。1925年,这家公司与几个大型德国化学企业进行了合并成为染料工业利益集团(也称“法本公司”)。
拜尔公司最黑暗的篇章就此翻开:当1933年国家社会党在德国掌握大权之后,整个化工行业为了追求利益而依赖他们的政策。合成汽油和橡胶这样的化学产品在希特勒的武装计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染料工业利益集团参与了齐克隆B毒气的生产。纳粹使用这种毒气夺去了上百万人的生命。1944年底,仅仅是勒沃库森的厂房就有超过4000名被强制工作者在那里做工。普卢珀表示:“当年公司让被强制工作者做工。而且最悲惨的事件当然是染料工业利益集团在奥斯威辛(Auschwitz)的工厂,虽然这是在纳粹的压力下建成的厂子,不过那里的管理层也并没有提出质疑,使用了集中营来的人来做工。您能从这点看到,这里失去了道德底线。”
二战周后染料工业利益集团被勒令解散。1951年,拜耳重整旗鼓,这次重建也获得了成功。1994年拜耳甚至重新收购了一战后在美国失去的拜耳公司名称权。现在拜耳著名的拜耳十字又可以重现美国。可是世事难料,也正在美国出现了多起因服用拜耳药物而致死的案例。一些病人服用拜耳生产的降胆固醇药物利波拜(Lipobay)后产生副作用而死亡。利波拜事件给拜耳带来了很大的震动,2001年,拜耳甚至考虑到要退出制药业。但是,拜耳最终选择了重振精神。医药卫生领域如今是拜耳经营的中流砥柱。大约有50%的收入都被投入到这个领域。全球约11万员工,近400亿欧元的年销售额的规模奠定了拜耳集团在德国制药和化学品制造商界的领导地位。拜耳公司和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戴姆勒和巴斯夫集团一道,并肩成为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
作者:Klaus Ulrich 编译:文木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