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援助国峰会:欧与美-中与日争锋?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1月5日

1月6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援助国峰会。据以往的经验,真正到位的援助资金仅是援助国们允诺的一小部分。此外,一些观察家认为,对印度洋海啸受灾国的援助问题可能会成为欧洲与美国,中国与日本的战场。

1月5日,菲舍尔外长宣布,德国将援助额提高到5亿欧元图像来源: AP

世界上常常发生灾害,战争及其它苦难。同样,人们也常常呼吁未受灾害袭击的国家为受难者提供援助。提供援助的渠道常常有多种方式,比如通过救援组织或者通过政府预算。

救援组织一般都很穷,得依赖公众的捐助。救援组织一般都派遣救援人员到现场做长期而实际的工作。而政府只需要在发生战争或者灾害的情况下表明所愿意提供的援助资金数额既可。就象目前发生在印度洋地区的海啸灾难一样,也分立即救援和长期援助两种形式。长期援助是用来帮助该地区进行重建工作的。

由于单个国家往往没有能力独自承担灾难的援救工作,因此这一工作需要进行国际合作来完成。国际援助国会议将汇总援助金额:就象在一个慈善捐款晚宴上一样,与会国提出自己的援助金数额。也象在捐款晚宴上一样,各国间常常出现竞争现象,你的口气大,我比你的还大。

但这就与援助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了。这种竞争还发生在援助国峰会开始之前,比如这次海啸灾害,援助国峰会还未召开,华盛顿和巴黎就已经在比谁的口气更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难以弄清楚,谁最后到底出了多少钱,还准备出多少钱等等。这也跟援助的方式有关:有些国家仅对灾难发生当年承担义务,而有些国家同意长期承担义务。有些国家立即支付援助款,有些国家则拖拖拉拉。还有一些国家将各种沾边或者不沾边的援助都加以计算,甚至将以前曾付过的款项都包括进去。

参加援助国会议的人经常可以看到以上的场景。这类的会议还相当多。在马德里和东京召开的伊拉克援助国会议,波恩,迪拜,东京和柏林的阿富汗援助国会议,还有针对格鲁吉亚,黎巴嫩,

海地以及格林纳达的各种会议。

会议的规格不断在提高,所答应援助的金额数也更加惊人。但如果人们对此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国家提出的援助数额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另外,有些国家在一个会议上夸下了海口,在下一个会议上还接着夸。

比如在阿富汗的援助问题上,援助国实际提供的援助数额比当时答应的数额差得很远。在伊拉克问题上也一样:援助国在马德里会议上答应提供33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但到目前为止只有70亿到位资金。美国答应的200亿美元也只到位了35亿。

因此,德国总理施罗德所提出的在援助国与海啸受灾国之间建立对应援助关系的建议倒不失为一个好想法。这种关系可以建立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以及城市与城市的基础上。这样可以防止在援助国会议上的夸海口现象,人们也可以对援助资金的去向有个清楚的了解,并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德国政府还准备大幅度提高援助资金,即从原来说的2000万欧元升级到5亿欧元。果真如此,德国将超过美国和日本,高居世界第一。

由于这种形式的援助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所以必须使得援助资金透明化。资金什么时候,从哪里来,又用在了什么地方等等。如果能够成功地做到这一点,那就会有其它国家仿效,也可能由此诞生一种新的援助方式。

此外,观察家们认为,援助额的许诺往往并不是无私的。在美国、日本、世界银行、中国和欧洲各大国所许诺或已付出的金额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地缘政治方面的利益之争。“老欧洲”与美国争,美国与联合国争,而日本和中国在地区领导地位方面展开争夺。

这场金钱战争在雅加达援助国峰会后将紧锣密鼓地进行下去。下周二在日内瓦将召开援助国会议;下周三在巴黎召开由8国峰会的8国加欧洲其它10国和澳大利亚的巴黎俱乐部峰会。人们期待着富国大国们真正地有效地伸出援手来。

(彼得.菲利浦 / 平心)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