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政治停滞状态有望破局”

2013年1月22日

德语媒体观察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目前正受到国内左右两大政治思潮的挑战,若处理得当,这一思潮涌动的现象会有助于打破政治停滞状态,推动中国走向更多民主。

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领导层正在经历新的气象:对国家政治路线的话语主导权受到了挑战。自由主义派和新毛派公开表达相互完全对立的要求和纲领,从而松动了党的最高领导层的权力基础,迫使它有所作为。德国福音教通讯社(epd)周二(1月22日)发表一篇分析文章指出:

“中国领导层以日益不快的心情注视着相互竞争的思潮。这些思潮使北京处于压力之下。虽然不论是谨慎政治开放的赞同者还是国家开创者毛泽东式的强国理念的追求者都处于松散状态,他们的信徒却遍及直至党内的所有职业和社会群体。

图像来源: AP

“因此,北京虽可以假手封杀出版物或逮捕个别随从者而削弱这两大阵营,但无法使其沉默。两大思潮都提出了替代性政治纲领。为制止到处蔓延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公,左派阵营要求强化政府,自由主义派则强调,独立司法和新闻自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两者,共产党领导层都不要。它顽固坚持那种政治高压下的自由经济体系。它所理解的政治改革是‘党内民主’—即政治机构中的差额选举以及旨在妥协的‘民主协商制度’。

“竞选和新闻自由是禁区。2007年,中央党校的教授们曾在一本书中首次公开介绍了新加坡的亚洲式半民主模式,称之为一种可资效法的榜样。不过,中国的领导人一再声明,永远不会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

《南方周末》被认为是中国大陆自由派旗舰之一图像来源: Reuters

福音教通讯社的这篇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左右两种思潮公开竞争可能形成一种动力,或许是一件好事:

“对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未来而言,这种新的动力意味着希望。因为,这种一直抵达共产党内的多元化现象早晚会打破旨在维护权力的那种停滞性的妥协。在最佳情况下,它可以为中国内部的民主进程作铺垫。”

如何变世仇融洽

就德法签署标志着数百年“世仇”关系结束的“爱丽舍条约”50周年,《南德意志报》邀请法国《世界报》主编撰写一篇社论。该文以中日这两个“世仇”国家的双边关系远离融洽作为对照,反证法德的成功:

“当默克尔和奥朗德共庆奠定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的那个条约50周年之时,数千公里之外,有两个国家正为海洋上一片礁石群闹得不可开交。中国和日本之间几乎没有哪一天不传来动武的喧嚣。两国海军舰艇和战机在相关地区巡逻,日本首相在其它邻国那里寻求支持,忧心忡忡的美国派出特使。丰田和本田的总裁们正绝望地搓手,眼睁睁地看着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上的销售量锐减。

中日岛争不休图像来源: Reuters

“这些经理们开年之初没有阅读欧洲媒体吗?···亚洲人,尤其是当年的战争对手—中国和日本应该是带着羡慕的心情看到,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和法国人,不仅和平共处,而且极富耐心地建造着一个共同的项目。”

摘编:凝炼
责编:叶宣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