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文革五十年 - 充满煽动力的毛语言

ARD2016年5月14日

五十年前,毛泽东为了巩固权力而发起了文化大革命。毛以充满暴力色彩的语言挑起民众、尤其年轻人,反对那些所谓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些宣传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影响。

China Peking Kulurrevolution Propaganda Plakate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J. Vincent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幅1970年宣传画的主题是红卫兵。画面上的红卫兵在火车车窗前兴奋地挥动着毛语录。这是文革期间,“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画面。当时成千上万受过教育的城市青年被送往偏僻农村,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苦。

来自上海的曹益菲(音)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从1968年到1979年,她在东北整整度过了11年。“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拐点,我失去了读书的一个黄金时代。生活上的艰苦我可以忍受,但精神上完全是一派荒芜。”


值得庆幸的是,曹益菲并没有经历当时的暴力狂潮。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坚信,中国的权力已经被脱离民众的官僚阶层所掌控,因此他要发动群众搞革命。党和政府,尤其是在文教系统必须要进行一场自下而上的全面更新。为此,他发动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人民的所谓敌人展开充满暴力的斗争。

毛的语录以及当时的革命歌曲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曹益菲也不例外:


“非常疯狂!我每天早上醒来,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两首歌。天天听,不用去学都可以背下来了。到处都是红色的海洋。”

同济大学社会文化教授朱大可对文革的宣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他来说,毛语录是理解文革的钥匙。他说:“表达的就是暴力性语言,它的暴力指数从一开始就非常高。学生们把这种语言作为他们的样板,他们常用的词汇包括‘打倒’,打倒这个词本来源自五四运动,后来还有‘绞死'‘油炸'‘活埋‘'。各种不断加码的暴力词汇。”


告密,污蔑,猜忌,残暴杀戮,驱逐,劳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尤其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毛派青年组织“红卫兵”。朱教授认为,毛的语言对这些年轻非常具有鼓动性。“他的语言极具巫术力,人们真的相信,毛的言辞能让他们解脱痛苦。当然前提条件是对领袖的无限崇拜。毛泽东非常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和希特勒一样,毛泽东利用广场效应制造了一个强大的崇拜场。”


曹益菲在文革期间受了很多苦,对毛也绝无好感,但直到今天,毛的言辞仍然对她仍有吸引力。“从文字角度上,毛泽东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诗人。所以我一直收藏着毛泽东诗词。”


朱大可教授则认为,对毛的崇拜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毛的语言仍然活着。

“毛的语言其实并没有终结。文革后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清理毛的语言,所以毛的语言一直留在民间。借助互联网它卷土重来,变成大众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斗争当中。”

这位文化学者认为,这也正是危险所在:毛的充满进攻性的阶级斗争语言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并有可能再次显示它的威力。

“只要文革话语还活着,文革就有可能在话语层面被推动,今天我们实际已经处在准文革状态,因为文化话语全部都卷土重来了。”


曹益菲到没有这么悲观,她更多得是抱怨官方对文革的缄默,社会也没有对这场运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我们的下一代就已经不知道文革了,而且也不希望了解。”长期以来,曹益菲这一代人并不愿意谈及文革这黑暗的十年。对那些曾卷入暴力事件的人们来说尤为如此。但曹益菲现在决定要打破沉默,道理很简单:“文化大革命是个荒唐疯狂的事情,完全是个大灾难。”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B AFP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CPA Media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