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新浪为什么“浪”,搜狐为什么“狐”?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2月13日

为什么以新浪和搜狐为代表,中国大型门户网站的网页设计风格大同小异,首页都是色彩斑斓,文字拥挤,绮艳狐媚,看上去眼花缭乱,而西方的门户网站设计呈朴实实用的风格?德国汉学家玻尔联系中国美学传统,进行了一番独出心裁的解释。

google曾在中国遭遇麻烦,难道是设计风格不入国人眼?

正在波恩举行的“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要谈美-东西方美学思想”研讨会上(2月13-15日,波恩艺术展览馆),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授卡尔-海因茨.玻尔(Karl-Heinz Pohl)做了一次题为“中国互联网的美学”的报告,探讨了中文世界里网页设计的美学风格。

玻尔教授说,西方人浏览中国网页,得到的突出印象就是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的网页内容浩繁,文字排列密集,图象色彩艳丽,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网页设计明显受到包豪斯(Bauhaus)的技术美学思想的影响,大都在风格上简洁分明,形式服从于实用与功能上的需要,著名的Google网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网页上只有一个检索条,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但检索功能之强大,已经成为网民离不开的工具。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出身的玻尔说,中国历史上有两大美学传统,即“空灵”的美学传统和“充盈”的美学传统。传统的中国文人山水画“计白当黑”,以“无”和“空灵”为最高审美意趣,寥寥数笔即可表现山之高远和水之浩淼,几个线条就可传达出渔舟唱晚的神韵。“空灵”的美学传统的是一种以精英阶层为主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的书法与水墨画上发展到非常成熟完美的地步,这一传统已经为西方汉学研究者极为熟悉。

不过,中国还有另外一个美学传统,那就是以“精雕细琢”和“充盈铺张”为特点的审美风格。笔触精细的中国工笔画就是“精雕细琢”的代表,而大众喜爱的年画和装饰画则以“充盈铺张”为特征,一反文人画情趣,用色浓艳,画面丰满,传达的是喧嚣热闹的气氛。为了说明工笔画的特点,玻尔用投影仪展示了以幅明代画家仇英的工笔山水画,画面毫素精制,秀雅纤丽。

显然,玻尔教授论证说,中国人设计的网页符合了“充盈”的美学传统。顺着这一思路想下去,搜狐、新浪网页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工笔画上细腻繁复的笔触,那亮丽扎眼的色块就像是中国年画上的大红大绿。玻尔教授还以tom.com大陆版与香港版的不同风格为例来辅证这一论断,有兴趣的读者可亲自登陆tom.com来加以求证。

作为德国之声中文网的记者与编辑,本人觉得玻尔教授的论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譬如我们的这个网页虽然是面向中文读者,但是因为网页是德国人设计的,就明显带有“简洁明了”的所谓“包豪斯风格”。但是,玻尔教授的报告并不能使本人相信中文网页在设计上明显受“充盈”美学传统的影响,于是本人在报告结束后的自由讨论中问道:除了“充盈”,新浪、搜狐等中国门户网站敢在网页设计上走另一条“空灵”的道路吗?网站要赚钱养活自己,网页必须要“计白当金”,恨不得将每一个象素都变成带来金子的广告,首页更是如此。这只要看看“充盈”着这些网站首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就知道了。

(潇阳)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