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李家超获过半选委提名参选

Phoebe Kong
2022年4月13日

李家超宣布参选后短短四天,手持多名政商界重量级人物的提名,正式“入闸”。他的提名票甚至已超越当选门槛所须票数,令这场一人选战更没悬念。

China Hong Kong John Lee Ka-chiu
李家超4月6日辞任政务司长、4月9日宣布参选到今天报名,前后只是约一星期。图像来源: Dickson Lee/ZUMA Wire/imago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4月13日早上,在竞选办主任、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等竞选办人员陪同下,到中环递交提名表格,正式报名参选特首。他手上的报名文件信封封面,写著其竞选口号“同为香港开新篇”。

李家超说,总共取得786名选举委员提名,即已经超过选委人数一半。至今,他仍未提出具体的政纲,已取得多数选委支持。被问到这样会否削弱选举的认受性,李家超回应称:“由宣布参选至今只有几天,写政纲的确要点时间。我是个务实的人,希望写出来的施政理念和措施会真真正正落实,所以我很认真考虑每一方面如何做。”虽然没有竞争对手,但他说竞选工作不容易,“取提名只是第一步”。他称会尽快交代和解释政纲,并举办不同主题的谘询会。

李家超由4月6日辞任政务司长、4月9日宣布参选到今天报名,前后只是约一星期。他是首位正式报名参选是次特首选举的人士,外界预期亦很可能是唯一一位,令香港事隔十多年再次出现“一人模式”选举。

李家超在上週六宣布参选的记者会上,提出三大施针理念:“以结果为目标”解决问题,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奠定香港发展的稳固基石。他在两、三天以来会见了约十个政党和团体,对象暂时都是以建制派为主。他说与会的选委都一致支持他的理念,强调他未来会强化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文化。

李家超在上週六宣布参选的记者会上,提出三大施针理念:“以结果为目标”解决问题,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奠定香港发展的稳固基石。图像来源: Vernon Yuen/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786位提名人是谁?

在选委会五大界别中,李家超在四个都取得一半或以上提名。工商金融界的提名最多,有189人,占六成三。当中囊括多个主要地产商和财团代表,例如香港首富李嘉诚两名儿子——长和主席李泽钜和盈科拓展主席李泽楷、新鸿基主席郭炳联、恒基主席李家诚等,也包括外资太古集团常务董事贺以礼。

四大地产商早前已发声明,齐声表态支持。李泽钜表示,“期望新特首令香港人可以住好些”,认为李家超是合适人选。而信和集团副主席黄永光则已加入助选团。

政界方面,有多名重量级人物,包括:前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等。大部分建制派政党的领袖都有提名他。

在90名立法会议员中,李家取得87位提名,独欠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实政圆桌的田北辰及非建制派的狄志远。后两者都向港媒表示,原因是李家超未发表政纲,田北辰更称如果现阶段提名他“过不了自己那关”。而梁君彦则指不提名是为了保持其“宪制中立”身份。

李家超取得最少提名的是“基层劳工及宗教界”,有102人,占该界别约三分一。

因新冠疫情,原定3月底的特首选举推迟到5月8日图像来源: Tyrone Siu/REUTERS

选委会组成改变 参选门槛提高

从2007年起,每届特首选举都有多于一人参加,泛民也曾派人出选。过去两届,更加出现建制内部互相竞争的局面,而外界通常视提名票数量及分布为选情风向标。林郑月娥当年是取得最多提名票的候选人,有580张;梁振英则于竞选初期处于较下风,取得305张提名票,位列第二。两者的提名票数,都未及当选门槛。

在新选制下,每名参选人必须从五大界别分别取得至少15个提名,整体合共188个提名才合资格。不少民主派一直拥有高持度的专业界别,都由个人票改为团体票,资格也有所修订,令其支持者在选委会中几近绝迹。有意见质疑,参选门槛大幅提高,令不获中央“祝福”的人很难取得入场票。

因为疫情关系,原定3月底举行的特首选举延期至5月8日,是北京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后的第一场特首选举。负责提名和投票的选举委员会,由往届的1200人增至1500人,但由于部分人的身份重叠,实际上只有1448名选委。即使只有一人参选,也须进行投票,候选人要取得逾750票才当选。

修改选举制度后,新增设“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参选人的背景,并判定其是否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资审会主席原本由时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担任,他辞职后,该位置一直悬空。林郑月娥早前指,会将本週公布继任人,让资审会在4月23日前确认候选人资格。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