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梵高遇害周年:与穆斯林的隔阂在增长

2005年11月2日

2004年11月2日,荷兰电影导演特欧.梵高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极端穆斯林青年杀害,引发荷兰人的排外情绪。一年后的今天,尽管有各界的和解努力,荷兰人与穆斯林之间的不信任感有增无减。

荷兰人纪念梵高被害一周年图像来源: AP

荷兰曾经被当作是成功融合外来移民的典范,多民族的和谐社会曾是荷兰人的骄傲。但是,一年前导演梵高的遇刺事件改变了一切。梵高因为导演了一部反映穆斯林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短片而被认为是对穆斯林怀有敌意,一名27岁的摩洛哥裔青年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将他枪杀后割断喉管,并猖狂地在他的尸体上留下一封用行凶匕首插着的“政治宣言”。今年七月,凶手判处无期徒刑。

梵高被害后,荷兰掀起了一股反穆斯林的浪潮,很多穆斯林机构(学校、寺院等)被放了火,移民融合问题也在荷兰被激烈讨论。杀害梵高的虽然是个别人,但是这种带有仪式性的谋杀在荷兰人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就像马德里对西班牙人和伦敦的恐怖爆炸案对英国人的意义一样。如今时过一年,在荷兰的大街上仍能感到当地荷兰人与穆斯林之间的紧张,荷兰人曾引以为自豪的自由化的多元社会模式破产了。荷兰首相严-彼德.巴尔肯嫩德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在议会上说:“极端主义已经侵犯到了我们民主的根基。”

荷兰的当地人感到从此以后大街上不再安全,而数以百万计的生活在荷兰的穆斯林少数人口也感到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政府的反恐措施过分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事件发生后,保守党的荷兰政府赋予了警察更多的权力,如放宽了对电话监听的限制。现在,荷兰的法庭也允许使用情报机构用值得怀疑的手段收集到的证据。一位生活在荷兰的摩洛哥裔伊斯兰教阿訇说,梵高被谋杀后,“我们的脸上被狠狠揍了一拳,我们能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困难了。”

对于阿姆斯特丹市长约伯.科恩来说,梵高被害事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阿姆斯特丹这座多元化的国际城市分崩离析。阿姆斯特丹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居民的来源国有170多个。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