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1107 EU Euro
2011年7月11日欧元区内再次拉响了警报:意大利长期国债的风险溢价创历史最高纪录;尽管国际社会对葡萄牙做出紧急援助,但评级机构穆迪依然大幅下调该国的信用级别;有传言称,欧洲央行认为有必要将援助计划金额翻一番,达到15000亿欧元;还有希腊是否能够重新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政策依然存疑。希腊财长维尼泽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将自己的期望总结为,
"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强烈和清晰的稳定信号,不仅仅是在希腊,而是在整个欧元区以及之外的地区。"
关于意大利的"噩耗"让事情的严重性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德国和法国,其重要性非希腊或葡萄牙可同日而语。现在连意大利也需要援助了?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根本不想听到这样的猜测,
"意大利现在面临困难的财政决策,但意大利财长所提出的草案是非常令人信服的。我毫不怀疑,意大利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意大利正行走在一条良好的道路上。"
事实是,意大利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0%,为西方国家最高之一。不过,现在欧盟内部对于评级机构的批评也日渐强烈。欧盟内部事务委员巴尼尔(Michel Barnier)甚至建议,禁止评级机构对获得国际援助的国家进行评级。但朔伊布勒在布鲁塞尔坦承,仅靠欧元区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但是,他支持有关的批评意见,
"会尽一切可能查核,是否存在滥用的行为。尽管葡萄牙已经着手实施议定的措施,但过去几周内仍有一家评级机构发出了一条令人无法理解的关于葡萄牙的信息。此外还要研究,是否能够打破评级机构的寡头垄断。"
尤为紧迫的任务是针对希腊的第二份援助计划。德国,还有荷兰和奥地利都希望私营债权持有人,也就是银行、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等能够承担一部分负担。但奥地利财长费科特(Maria Fekter)表示,一切都基于自愿的基础,
"我们不能在私营领域实行国家干预。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她担心,这会动摇对于欧洲金融市场的整体信心。不过依然不明确的是,政府如何能够让银行实质性的,而非象征性的自愿减免一部分债务。
有关继续提供援助的讨论不绝于耳,而荷兰财长德亚赫(Kees de Jager)认为,重要的是牢记主要目标,
"欧元区的所有国家都必须厉行节约,改革经济。这样才能继续前行。"
问题是,是否能够足够快地前进。如果市场的信心能够快速恢复,那么欧洲人就可以不再犯愁。而对于另一种可能性,欧洲财长们根本不愿意公开谈论。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 编译:石涛
责编: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