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哥伦布,太空寻找新大陆
2006年5月7日5月2日,德国不来梅市举行了盛大的交钥匙仪式,德国总理梅克尔以及美国航天局的一位女副局长都出席了这一仪式。这把钥匙开的不是车门,也不是楼门,而是欧洲为国际空间站做出的贡献——“哥伦布”号实验舱的大门。
欧洲在太空拥有一块长期居留地盘的日子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这块地盘是一个空间实验舱,以15世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欧洲探险家哥伦布的名字命名,因为欧洲人希望它也能像哥伦布一样,探险新的大陆,只不过不是在大西洋的彼岸,而是在离地面大约400公里的宇宙空间。“哥伦布”号实验舱将作为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高度的轨道上绕地飞行。实验舱内将要进行的是来自欧洲这个旧大陆的科学实验。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最高负责人维蒂希介绍说:“使用这个实验舱的单位很多,有高等院校,而且是很多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是国立性质的。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私营产业界的用户,由几家企业联合进行的实验项目,但也完全可能有单个的企业独资进行的项目。当然,还有许多科研机构利用我们的空间实验舱。德国不少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就是在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的。”
德国和其它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的政府承担了实验舱的研发费用,学术单位和企业可以租用舱内的科研机柜进行自己的科学实验。这些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长期实验主要涉及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工艺学,实验的持续时间不是几个星期,而可能是几年。 “哥伦布”号的服役时间预计是10年。除了以上主要学科以外,生物学方面的实验也在舱里占有一席之地。维蒂希介绍说:“在生命科学或者医学领域,有许多实验是需要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所谓的眼动跟踪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是人体平衡机制。研究结果不光对像航天员、飞行员这些在空中工作的人有用,而且对地面上的人也有用,比如对那些平衡系统有障碍的患者就大有用处。”
这只是欧洲航天员在“哥伦布”号实验舱里所要进行的诸多实验之一。实验舱本身是一个银色的圆柱体,长度将近7米,直径有4.5米,造价8.8亿欧元,德国承担了41%的费用,是哥伦布项目最大的出资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国。5月2日的交钥匙仪式之后,“哥伦布”号实验舱正式归欧洲航天局所有。对德国以及欧航局来说,这个实验舱揭开了他们定期往返太空的序幕。
欧航局航天员大队队长、2000年曾搭乘美国航天飞机上过太空的德国航天员蒂勒介绍说:“根据目前的计划,从2009年开始,空间站将可供6名航天员长期居住,分配给欧航局的名额是每两年一名,每次6个月。也就是说,我们每隔两年,每当遇到单数年的时候,即2009年,2011年等等,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块较大的增值,得到较长一段受益时间。”
美国的航天飞机重新开始起飞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将会加快。等到美国的居住舱也发射升空、与空间站对接完毕之后,空间站的装配工作将告完成,航天员数目可以增加到6人。目前,空间站上只有两名航天员留守,分别来自俄罗斯和美国。按计划,今年7月,德国航天员莱特将进驻空间站,在那里停留半年多,他将是第一名获得此项殊荣的德国人。根据设计,最终的国际空间站将拥有6个实验舱,除了欧航局的“哥伦布”号以外,其它5个由美国、俄罗斯和日本提供。
2009年开始,这些实验舱将会不间断地投入,它们的工作寿命预计10年,至少10年。德国航天业务负责人维蒂希介绍说:“空间站地处太空,不像地面上有大气层的保护,因此时刻受到宇宙射线以及其它一些太空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的频繁交替、温差幅度大等等,而且能源供应也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空间站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这就好比是一辆汽车,开的时间长了,磨损也大,零部件就开始爱出毛病了。不过我觉得,10年的估计还是过于保守。我个人以为,空间站的工作寿命很可能超过10年。”
五月底,“哥伦布”号将被空运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那里接受最终测试,随后就是待命出发。预计明年下半年,它将搭载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与空间站对接。2007年后,“哥伦布”号究竟能用多长时间,还有待实践的证明。航天员大队队长蒂勒表示:“按目前的计划,空间站只应当运行到2015年,也就是我们还有10年时间。不过,俄罗斯已经提出将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时间延长到2015年之后的建议。他们是根据和平号空间站的经验提出这一建议的。毕竟,和平号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的时间比原计划的时间几乎翻了一倍。这就是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