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拟就15%关税达协议 或比照日本架构
2025年7月24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彭博社週三(7月24日)引述欧盟外交人员报道称,欧盟成员国已经准备好接受15%的关税税率,并且正在争取把汽车等产业也纳入其中。
外交人员指出,虽然欧盟谈判代表对达成协议抱持乐观态度,但他们也知道任何协议都需要经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而他的最终决定往往让人难以预测。美方官员则表示,与欧盟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不会立即公布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美欧协议将类似于美国和日本週二达成的协议,后者将先前提出的25%关税下调至15%,并同意将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25%关税下调至15%;日本则承诺将在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欧盟外交官表示,飞机、木材以及部分药品和农产品可能会获得关税豁免,但美方似乎不愿降低目前50%的钢铁关税。
随著特朗普设下的8月1日谈判期限接近,欧盟在过去几週以来加快与美国的谈判进程。此前,特朗普除了宣布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30%的关税外,还针对汽车和部件征收25%关税,对钢铁、铝及铜的税率则达50%。此外,特朗普曾说最快在8月对药品和半导体实施新关税。
《金融时报》也引述3名知情人士说法报道,指欧盟可能会同意这项贸易协议,因为特朗普政府此前与日本达成的协议已经清楚显示出让步的条件,“多数成员国虽然乐意,但可能会接受这项协议。”
週三,欧盟贸易事务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会谈。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斯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彭博访问时称:“我们与欧盟的合作正在取得良好进展。”
欧盟拟采取最强硬反制措施
欧盟委员会週三表示,若双方未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将强化反制措施的力度,对波本威士忌、波音飞机等美国进口商品一口气征收将近1000亿欧元的关税。
欧洲外交官表示,欧盟成员国将于週四就反关税措施投票,且绝大多数成员国支持在无法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使用“反胁迫措施”(Anti-Coercion Instruments,简称ACI)。
“反胁迫措施”是欧盟在2023年通过的法案,目的是为了强化欧盟的反制能力,防止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冲击商务贸易。
要动用“反胁迫措施”须经由欧盟成员国认定第三国是否欲藉由经济施压,企图迫使欧盟或者其成员国改变政策。若经由对话无法解决问题,欧盟可以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获得欧盟境内标案、限制在欧盟范围内投资等反制措施。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