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国多地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39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在北欧国家瑞典,则出现了通常只会在南欧国家发生的森林大火。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则因海水温度过高而出现了藻类爆发式生长的状况。席卷几乎整个欧洲的反常热浪,是否由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
科学家认为,两者之间必有关联。荷兰皇家气象局专家、世界天气归因组织(WWA)成员范·奥尔登伯格(Geert Jan van Oldenborgh)指出,欧洲当前热浪的发生几率,已经因气候变化而翻了一倍。
概率运算
以前,科学家很难为单独的气象事件找到具体的原因。毕竟,能够导致极端高温、极端降雨、风暴发生的因素实在太多了。然而,随着超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气象模型越来越精确,科学家想在已经能够计算出气候变化对某一气象事件发生几率的影响。就像医学界计算吸烟与癌症之间的关联那样,气象学家如今也能计算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之间的关系。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的专家、世界天气归因组织成员奥托(Friederike Otto)说:"吸烟绝对不是导致癌症的唯一因素,但是它会提高得癌症的几率。"
科学家主要使用两套气候模型来计算气候变化与天气之间的关联。第一套模型模拟了我们当前所处的气候环境,另一套则构建了一个没有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气候环境。除此之外,其他输入变量都完全相同。简而言之,两套模型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热浪滚滚的夏季越来越频繁,科学家预言未来的夏天只会更热更长。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抵抗酷暑的简便方法之一是:把屋顶全部涂成白色—希腊人早就想到了这个办法。黑色屋顶吸收的日光最多,会让屋子热的如同烤箱。而浅色表面可以反射高达80%的太阳光线,让室内温度更低一点。这也意味着空调或电扇用电可以更少,更加有利环保减排。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robertharding/M. Simoni湖泊、运河和河流都可以帮助城市降温。由于水对于温度变化的反应不算灵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维持一定的冷热水平。缺乏空间的都市地区也不一定非要有一个大湖才能达到降温作用,喷泉足以。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Grubitzsch种树也是城市降温的好办法。尤其是树荫和树叶所蒸发的水分都能对城市气温产生实质影响。如果能够规划得当,在街道两旁或建筑周边种植树木,可以对房屋内部温度产生明显影响,也可以对抗城市热岛效应。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robertharding/H.-P. Merten根据慕尼黑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几处小公园的降温效果比单个大公园更好。因为大型公园只能对某一处特定地点起到降温作用,而分布在各处的几个小公园则能影响面积大得多的区域。将几处绿地与城市风道联网,也能帮助空气流通,降低温度。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blickwinkel/Luftbild Bertram如果你不想把屋顶涂成白色,绿色屋顶、或者说屋顶花园也可以是降低城市局部温度的一个替代方案。植物通过蒸发雨水吸收热量,同时对房屋起到隔热作用,并减少空调使用量。屋顶其实是种植蔬菜瓜果的理想地点,比如南瓜和胡萝卜。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P. Lopez在开辟屋顶菜园的时候,你也许应该考虑种一些辣椒。不管你信不信,辣的食物可以让你保持凉爽。因为吃辣会让你流汗,这样就降低体温。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D. Epperly气温超过30度时,也许你会想要吃点冰激凌或喝冰镇饮料。但专家们并不建议这样做。正如吃辣降温的道理,热茶也能够提升体温,促进排汗,然后让体温再降下来。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landov 通过比对两套模型的运算结果,科学家就能分析气候变化所造成影响。世界天气归因组织利用这一方法计算得出,气候变化导致去年肆虐墨西哥湾的飓风"哈维"的发生几率提高到了3倍,而去年南欧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几率更是翻了4倍。但是,也有一些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不显著,比如2014年巴西圣保罗地区的干旱。
经验不再管用
世界天气归因组织使用了芬兰、丹麦、爱尔兰、荷兰、挪威、瑞典的7个气象台的历史数据(可回溯到19世纪早期)以及当前数据。科学家将这些数据输入了上述两套模型,并比对各自的计算结果。他们发现,在当前气候条件下,今年夏天哥本哈根的热浪出现几率大约是7年一遇;而在撇除了人类温室气体的影响后,其出现几率则降低为35年一遇。奥托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可以认为,气候变化让哥本哈根极端天气的几率翻了10倍。"
当然,并非所有地方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都如此显著。按照两套模型的比对结果,欧洲今年夏天热浪的发生几率,平均而言翻了2倍。
对于科学家而言,气候变化就是一组抽象的数字,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然而,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全球平均气温并无法被直接感知,他们的直观感受通常是极端降雨、极端高温、极端干旱、风暴等。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的专家沃塔(Robert Vautard)对德国之声表示,用具体案例来说明气候变化之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在了解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才能做好相应的准备。
2003年夏天席卷法国的热浪曾造成1.5万人死亡。此后,法国政府制订了应急预案,以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及其相关的公共卫生风险。然而,科学家担心,这套预案如今已经过时。沃塔说:"我们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卫生预案都是基于我们所经历过的热浪或降雨天气。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如今的气候并非我们所曾经经历过的,今后更会完全不同。"
一些政界人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上周,英国多地的气温突破了30度,一些国会议员呼吁英国政府制订战略来保护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免受热浪的威胁。他们担心,到2050年,因高温天气而死的人数会翻3倍。
50年后华北平原不再宜居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更是在本周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到了2100年,在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的中国华北平原,夏季的高温天气将对户外劳作的人群构成生命威胁。研究指出,4亿人口的华北平原将是因气候变暖而面临生命危险最为严重的地区。团队负责人埃尔塔希尔(Elfatih Eltahir)对路透社表示,气候变化将提高热浪的强度,这意味着当地的人类生存都将成问题。
研究报告指出,在超过35摄氏度湿球温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人类在无保护情况下无法在户外存活6小时。高湿环境会阻止汗液蒸发,影响人的散热机能,最终导致器官衰竭。研究者通过气候模型预测,除非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在2070年至2100年间,华北平原的致死性高温高湿天气将会出现多次。
世界卫生组织则预测,2030年到2050年间,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高温将会导致全球每年死亡人数新增3.8万人。
埃尔塔希尔指出,没有足够经济实力享用空调的穷人--比如农民--将会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另一项研究显示,目前,亚洲、非洲、拉美地区共有约11亿人缺乏空调、冰箱等现代家电来应对气温升高的威胁。
在德国,"Affenhitze"(猴热)或者"Reiserücktrittsversicherung" (旅游解约保险)这些德语词夏天的出现频率极高。学会以下11个德语词汇,盛夏时节走遍德国不用发愁。
图像来源: Sergey Peterman/Fotolia室外阳光明媚,而办公室里气氛令人窒息,此时此刻:辛勤劳作已经一年的德国人就会说自己已经Urlaubsreif("做好休假准备"),简言之,就是我应该休假了。
图像来源: Sergey Peterman/Fotolia思念是德国人一种相当普遍的内心活动。不过,这种内心活动既可以思念家乡("Heimweh"),当然也可以思念远方("Fernweh")。总体而言,德国人对远方的思念程度远远超过对家乡的眷恋,有鉴于此,德国人出国旅行的花费也几乎总是全球排名第一。(2012年中国人出国消费支出曾一度超过德国人)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Bodlaj这是全包旅行 "all inclusive" 的缩写,也意味着最大限度的逃避日常琐事:购物洗衣做饭,统统可以抛在脑后。在度假村里,德国游客终于可以山吃海喝了,因为所谓“全包旅游”就是旅费里包含了吃喝住宿的全部费用。不过不要忘记,谁订了全包旅游,就很有可能会发现度假村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德国同胞。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A. LanderReiserücktrittsversicherung
德国人生性谨慎,凡事力求保险。买了旅游解约保险(Reiserücktrittsversicherung),一旦生病或者目的地政局动荡,度假计划无法兑现时,保险公司就会将旅费悉数奉还。
图像来源: Imago德国16个联邦州六周暑假的开始时间都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否则全德境内的高速公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不过尽管如此,暑假一到,堵车还是在所难免。因此,最好是周内出发,躲开交通高峰。或者干脆乘坐火车。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R. Vennenbernd19世纪曾盛行一时,但今天Sommerfrische这个词已经被淡忘了。格林兄弟编纂的德语词典里是这样阐释该词的:“城里人夏季去乡下休闲”。不过,直到今天,城里人夏季去乡下的热情仍不减当年。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英语国家的人以“像猪一样出汗” ("sweating like a pig")来形容酷暑天气,而德国人则更喜欢用猴来形容炎热:Affenhitze(猴热)。这个词汇最早于19世纪末被柏林人所使用。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WILDLIFE烈日炎炎当头照,这种时候应尽快找到一个遮阳庇荫的地方。否则,一旦得了Sonnenstich(中暑),就糟糕了:头痛、头晕、恶心甚至神志不清。有了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Büttner德国共有七千多家公共泳池,其中大约半数为所谓的Freibad(露天泳池)。Frei在德语里是自由或免费的意思,但Freibad即不会赋予你更多自由,也不会为您提供免费服务。倒是可以让你在夏日里自由自在地在蓝天白云下戏水畅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J. Woitas十八世纪时,Sauergurkenzeit("酸黄瓜季节")特指食物短缺,人们只能以酸黄瓜充饥的时节。现在则泛指无所事事的日子。德国记者一般会将夏季称为Sauergurkenzeit,因为由于联邦议院暑假休会,可供报道的时事新闻会骤然减少。不过,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记者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ndreas Franke英国人把它叫做“Indian Summer”,德国人则称之为Altweibersommer(晚夏的艳阳天)。夏秋换季的时候,九月份总会有几天阳光明媚、温度宜人的日子。Altweibersommer一到,就该和夏天说明年再见了。
图像来源: AP 科学家一致认为,今后,极端高温天气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猛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气候学者安德鲁·金(Andrew King)对德国之声表示,即便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度以内,2003年席卷欧洲的热浪仍会在大多数年份发生。
2015年底,全球197个国家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力争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2摄氏度之间。但是,各国至今并没有采取足够的具体措施来达成这一目标。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全球升温幅度将远远超过2度。
科学家警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各地的天气将更不稳定,也将更难以预测。在一些地区,旱灾与洪灾将交替出现,地区之间的天气差异也将非常显著。牛津大学的奥托指出,这会导致更加难以为气候变化做好准备:"气候变化的最危险之处在于,我们并不习惯于去适应各种变化。这将会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