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氟利昂问题仍未了结:臭氧大会综述

Volker Mrasek2008年12月20日

1987年国际社会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3个议定书签署国最近在卡塔尔的多哈召开了的第20次大会。蒙特利尔议定书被视为全球环境保护协定的成功榜样。然而,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在那里还会有数百万吨的破坏臭氧层的气体被释放出来。在专家眼里,中国是怀疑对象之一。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被臭氧黑洞破坏了的本该蔚蓝的地球图像来源: AP

氯利昂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被用作起泡剂、隔离剂和推进介质。数以百万吨计的氟利昂被释放到了大气层中,直到人们意识到,其中所含的氯会摧毁臭氧层。现在,这种损害环境的工业化学品的生命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埃因霍温大学物理学家兰伯特.库伊培尔斯说:"去年中国官方已宣布关闭了所有氟利昂生产厂。现在印度也走到了这一步。这就是说:从1月开始,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和门槛国家,所有生产氟利昂的设备都将停止运作。"这是这位荷兰能源问题专家从卡塔尔带回的好消息。不久前在这个波斯湾小国举行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国的第20次大会。身为技术委员会主席之一的库伊培尔斯自然是每一次臭氧峰会的与会者。

根据协议,在过渡阶段只能为医药用途生产少量氟利昂。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因为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中至今还使用大量的氟利昂。比如在冷却系统和隔离泡沫中。技术委员会已经调查出相关数量。库伊培尔斯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各有约200万吨。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这种化学品早晚有一天会释放出来,而这会拖延臭氧层复元的时间。"

旧设备中含有的氟利昂是对环境的双重威胁。它不仅侵蚀臭氧层,而且还是一种温室气体。也就是说,这种气体进入大气层还会进一步暖化气候。技术专家库伊培尔斯说,是的,它甚至可能把人们期待着的京都气候保护议定书的实施成就毁于一旦,"根据京都议定书,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减少5%。假如旧设备中的400万吨氟利昂被释放出来,造成的气候效应将达到同样规模,甚至超出这一规模。这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其释放。这显示出,销毁这些旧设备对气候保护来说有多重要。"

对于怎么处理旧的氟利昂,各国还没有达成协议。但人们在卡塔尔一致认为,一定要以财政刺激手段来鼓励回收处理氟利昂。库伊培尔斯说:"问题不在技术上。这些旧材料可以在垃圾焚烧设备里或者水泥炉里烧掉,以这个方式摧毁。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里缺乏把这些东西搜集起来运往处理设施的必要的物流能力。在这些化学品失去了价值之后,人们就没有兴趣去处理它了。"

库伊培尔斯和其他环境科研人员不仅对旧氟利昂感到担忧,近来引起他们担忧的还有一种叫四氯泾(Tetrachlorkohlenstoff)的化学品,"四氯泾同样起到摧毁臭氧的作用。工业国1996年就停止了这种材料的生产。发展中国家要在2010年才能做到这一点。这种物质主要用在溶解剂和清洁剂里,但它也是生产其它化学品的一种基本材料。"

按理说,四氯泾这个问题早该解决了。但根据新的估计,这种臭氧杀手在亚洲现在又有增多的趋势,每年有5万吨来自亚洲。库伊培尔斯还不清楚具体产地,但他有个怀疑对象:"大多数使用四氯泾的生产程序属于传统的氯化工。在中国还有许多这样的生产企业。因此我们需要对有关地区的大气层进行更多的测量,需要对所有可能有关的程序列出准确的清单来。"

不管怎么说:在处理旧氟利昂方面,有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好主意,包括把这些物质纳入受到控制的温室气体类里去。谁能避免这种物质的释放,就能获得可出售的排放证书。这样,处理旧材料就会获得经济效益。据估计,到2012年,即京都气候保护议定书到期之后,各国才有可能制定这样的新规定。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