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水利工程绝非万能法宝

2011年11月15日

水坝的主要作用是防洪抗旱。在全球能源需求猛增的时代,水坝的发电作用也愈发受到重视。尽管如此,水坝的诸多弊端也始终是讨论的话题。中国是全世界建造水库最多的国家。

图像来源: CC/kthypryn

根据位于巴黎的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提供的数字,全世界目前有45000多个大型水坝项目,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中国修建水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农业灌溉需求以及电力需求。

中国的三峡大坝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坝工程。中国国内对三峡工程的利弊一直存有争议。官方表示,修建三峡主要出于防洪抗旱考虑,发电是次要目的。事实证明,三峡大坝的防洪与发电功能甚至相互抵触:水蓄满的时候才能达到发电功率最大值,而防洪则需要空的泄洪池。

兴建三峡工程历时17年。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200兆瓦,每年发电量相当于9个核电站,节省的碳排量相当于1.6亿吨燃煤的温室气体排量。长江三峡段同时是重要的船运路线,可让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直接受益。水库全长600多公里。

数百万人强制搬迁

然而三峡工程所创下的诸多"世界第一"也是有其代价的:近200万人因修建三峡被强制搬迁。有关专家预计,2500多种植物物种和330多种鱼类、其中有22种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三峡工程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在今后若干年还会显现得更加明显。以往在涝季,长江江水淹没周边农田,水中泥沙是重要的天然肥料。现在三峡大坝的建成,是否会导致农田土壤缺少自然肥料的滋养是没有人能肯定回答的问题。三峡工程的反对者还认为,大坝的筑起会破坏河水自洁的功能,加剧水体污染,造成生态失衡。泥沙淤积问题也一直是三峡反对者的心腹之患。

库区上亿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是污染三峡水库的一大威胁。目前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生活垃圾基本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三峡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泄而蓄积在水库中,造成水质恶化,甚至有引发传染病的可能。

反对水利工程抗议

中国的三峡工程证明了,此类大型水利工程并不是没有弊端。美国政府已经宣布,出于生态考虑,今后不再兴建大型水利项目。全世界各地也出现了反对大型水利工程的抗议活动。前不久巴西一法院叫停了美山水库项目。这一项目原本要在亚马逊流域修建全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担心这一项目会破坏亚马逊生态环境的反对者举行了全球范围内的"反美山"运动。

不久前,缅甸政府叫停了由中国参与的密松水库工程,理由是"有违民众意愿"。缅甸政府的这一决定引起中方强烈不满。智利计划的巴塔哥尼亚大型水库工程也备受争议。最新的民调显示,70%的智利人反对这一工程。

埃及的阿斯旺水坝造成的生态影响非常严重。这一工程于1971年完工。由于缺少洪水的冲刷,尼罗河三角洲的地下水与海水相融,土地早已失去原有的肥沃特质,盐碱化严重。

不建大坝建小坝?

位于巴黎的国际大坝委员会早在2000年的报告中就指出,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代价过高。全世界有数千万人因为此类工程而被迫离开家园迁居异地。这些人是所谓的"环境难民"。该报告承认,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灌溉、及粮食生产的手段之一,不过在兴建水利工程时要考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建议之一是,用小型水利工程取代巨型大坝的建造,小型工程在检验工程后果,改进相关措施方面都更容易操作,同时不妨碍防洪抗旱、灌溉发电的功能。

作者: Helle Jeppesen  编译:谢菲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