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新解:“汉人之堡”
2006年4月5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下午,男孩子们在球场奔跑着,年轻的父母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港口散步,汉堡城里四处充满了悠闲的气氛。与这份悠闲气氛不符的是250名中国裔的孩子此时正坐在一所高中分班学习汉语。一间教室里,年轻的周(音译)老师正在为16个10岁左右的孩子讲解虚拟式在汉语中的使用方法。这些孩子大都在德国出生长大,很多人已经在家从父母那里学习如何说汉语,在汉语学校再学习读和写。平时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他们去汉堡当地普通的中小学,不少孩子说德语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北部德语口音。周老师让一个叫小新的孩子用虚拟式造一个句子。小新想了想说:“如果我们班没有男学生就更好了。”大家都笑了。
位于圣保利区的唐人街总共有500多个学汉语的学生,年龄从三岁到十几岁不等。甚至还有些成年人也来参加中文课。汉堡地区总共有4家中文学校,都是只有星期天才上课。有一家叫“汉华”的中文学校是当中规模最大的。“我们希望看到中国文化在这些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身上也能够传承下去。”“汉华”中文学校校长张祥(音译)说。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组织开办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汉华”中文学校。在这所学校任教的25位教师都具有大学以上文凭,有些就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这所学校学生们可以学到的不仅仅是汉语,老师们还会向他们教授中国历史,书法,绘画,音乐以及太极拳等等。张校长自己本身曾经在汉堡读书,现在成为汉萨同盟城市第三代中国移民的代表。他介绍说:“第一代移民热潮起于50年代,大部分移民来自于香港和台湾,他们在汉堡当地以经营中餐馆为主。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掀起了以商人为代表的第二代移民潮。而80年代以后来的更多的是在当地求学的中国学生。”
中国人在汉堡扮演着一个传奇而又重要的角色。在德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比得上汉堡与中国之间如此紧密的经贸联系。Hamburg,中文被翻译为“汉堡”,从字面上看起来像是“汉人之堡”。1731年,一艘从广东启航的货轮抵达汉堡,由此建立起中国与汉萨同盟之间的贸易联系。1921到1944年间,圣保利区逐渐显示出唐人街的雏形。制绳厂周围出现了一家家中国人开的洗衣店,餐馆,酒馆和舞厅。直到纳粹政权逐步加大对移民的迫害,在此地区的中国移民文化告以段落。1944年5月,留在唐人街的最后一批华侨遭到纳粹的逮捕,并被投入集中营。
战后,唐人街的贸易和运输等经济形式逐渐复苏,华侨在汉堡重新绽放光彩。根据汉堡当地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汉堡地区生活居住的中国人达到3600多名,据推测实际的数据应该会在3600之上。在汉堡当地的工商联合会登记的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有400家,台湾企业70家。与此同时700余家汉堡公司与中国之间建立起经贸联系。中国已经成为这个港口城市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每个季度往返于汉堡港口的集装箱数量高达800万。港口贸易的繁荣带动了一大批诸如保险,企业咨询,律师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汉堡州政府计划扩大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决心推动更多大规模合作项目的执行。5月底汉堡将庆祝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纪念。9月底将举行为期11天的“中国时代”展会,届时中欧之间有机会深化在政治,生活方式以及体育等多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此后还将举行中欧经济峰会。汉堡今年全年的主题都是围绕着中国展开的。
“我们不能允许相同的错误再犯一次。”汉堡市市场说。他说的相同的错误是指60年代有众多日本企业到汉堡安营扎寨,但是当时这些送上门的投资者并没有引起汉堡市的注意。此后日本的企业逐渐撤离了汉堡。汉堡市决定不能再让中国的经济伙伴受到冷遇。在给予经济合作便利的同时,汉堡还决定在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汉华”中文学校的张校长说:“我们的学校也有助于在华商之间提高汉堡的吸引力。为什么汉语不能成为汉堡地区高中毕业的考试项目呢?”正在学虚拟式的小新一定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