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施密特、毛泽东等

Frank Sieren 2015年11月11日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没有哪一名德国政治家像赫尔穆特·施密特这样从那么早就开始一直如此密切地关注中国的发展。

Bildergalerie China Geschichte Deutschland Bundeskanzler Helmut Schmidt Besuch 1975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etail

(德国之声中文网)施密特生前一直对中国的变化充满好奇。他对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兴趣一直不减。就在几个星期前,他还提出了有关中国的新问题。如果96岁的高龄的他得意于自己曾和毛泽东等人打过交道,估计也没有人会诟病他。然而,不断重新平衡他眼中的中国形象,对施密特而言很重要。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中国。

60年代末、70年代初,施密特就以国防部长的身份访问中国周边地区。当时的西方政治家无法直接前往北京。1975年,他才作为德国总理和毛泽东会面。他只需寥寥几句就能对毛泽东进行好坏掺杂的描述:"他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人。他冲劲十足、魅力四射,才华横溢,但是冷酷而固执。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拥有敏锐的直觉。毛泽东是聪明人,但理智并非他的强项。他发动的那些大规模运动并非清醒理智的产物。"

中国--施密特外交政治领域的最大兴趣点

毛泽东去世后,施密特赢得了大改革家邓小平的信任。80年代里,他们在一起谈论经济改革。即使卸任总理之后,中国依然是他外交政治领域的最大兴趣点。他和当时的中国国家和党领导人赵紫阳详细地讨论了经济开放的风险。他们还谈到,作为一个刚刚开放的国家不应该进口比出口多,在这个阶段不停地印钞也是很危险的。

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80年代的后半期,中国出现巨额贸易赤字,通胀膨胀上升30%。1989年,人们走上街头。他们想要减少腐败和获得更多自由。邓小平下令血腥镇压了6月4日的大规模抗议。施密特回忆说:"我获悉此事时惊讶不已,内心深表遗憾。"

1989:强硬派掌舵

后来,强硬派掌舵。改革派邓小平失去了影响力。1990年5月,北京血腥镇压天安门抗议过去9个月后,施密特成为首位和中国重启对话的欧洲政治家。这名前总理和邓小平举行了一场私人对话。施密特非常希望重新壮大改革派和强化中国的改革。他认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前提就是"将中国继续融入世界经济",他向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分享了自己的这一观点。老布什是施密特非常钦佩的人。

1989年9月,老布什就已经派遣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斯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秘密访问北京。10月初,老布什又派遣斯考克罗夫特以及副国务卿伊格尔伯格(Lawrence S. Eagleburger)正式访问中国。鉴于当时已政权不稳的苏联,中国必须保持稳定和继续走改革路线。1992年,邓小平果然再次成功让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因为他在所谓的"南巡"中得以成功地说服军队支持经济改革。对此,施密特感到宽慰。

施密特对受害者关注不够?

直到前不久还有人指责说,他只关心大政治,对体制里的受害者却关注不够。施密特回应他的批评者说:"如果必要的话,在自己的国家为争取人权而抗议,我都在所不辞,但是我没有权利公开指点其他国家的人应该如何实现人权。人权没有普世性。" 施密特直到生命的末期都在呼吁,外交政策不应该"和价值观相连",而应"以和平为导向"。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图像来源: Frank Sieren

因此他和90年代实施经济改革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主要谈论经济问题,但是也会聊到儒家学说。施密特对这门无上帝的宗教十分着迷,他一生都在仔细地研究它。他由此跟朱镕基总理建立起了私人友谊。他在2012年最后一次到访中国时和朱镕基见了最后一面。

同中国政治高层保持联系逾四十年

去年,中国国家和党领导人习近平还希望在其访问德国时与施密特举行会谈。由此施密特与中国高级别政治家保持联系超过四十年。唯一一个比他与北京的对话时间还长的西方政治家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也是施密特的一位好友。

对施密特而言,中国的崛起是他在其政治生涯里呼吁建成团结且强大欧洲的原因。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欧洲人才能"在面对中国时以及和中国一道在世界上实现他们的利益"。在施密特离世之日,人们可以清楚地断定,欧洲尚未完全理解他发出的这一讯息。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 Frank Sieren )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