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温家宝的希腊之行一举多得

2010年10月5日

德文媒体纷纷报道温家宝对希腊的访问,普遍认为中国对希腊的兴趣有着多重目的,是要借机争取欧洲国家的信任,并将希腊作为突破欧盟的战略基地。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陪同中国总理温家宝参观希腊古迹图像来源: AP

10月4日的《商报》认为,温家宝的欧洲之行是要"争取欧洲的信任",因为"中国在货币争议中受到美国的压力","让中国从美国那里感到了强烈的逆风"。

该报称,"对中国人民币政策的批评不仅仅来自美国,也来自欧洲。专家们认为,北京当前之所以采取友好的路线,是不想在货币争议中造成又一个障碍。温家宝争取中国被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这样就很少会受到惩罚性关税的影响。"

奥地利《标准报》报道说,北京向最虚弱的欧洲国家投资,不是没有自己的利益。中国将希腊的一些大港口都"掌握在手中","至少到2043年,中国将开辟向南欧、巴尔干和黑海地区的出口线路。"

瑞士的《新苏黎世报》10月4日报道说,中国购买希腊欧元国债"一箭双雕":"使其外汇储备进一步多样化,并且在欧元区保障了一个战略基地。"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中国的广泛投资是要把这个财政虚弱的欧元国家扩大成为中国向欧洲供货的中转站。此外,中国还要购买希腊国债,中国以其将近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希腊的国债投上几十亿是付得起的。10年希腊债务证书目前的收益是10%的利润率。这要明显高于公司提供的所谓'垃圾债'。让中国特别放心的是,希腊的国债是有安全保障的。因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给财政虚弱的欧元国家打造一个7500亿的救市计划。"

该报指出,"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笔好生意,在欧元区赢得了一个向欧洲出口的战略伙伴,此外,还获得没有风险的丰厚利息。


希腊只是开端

《南德意志报》10月3日的评论写道,"北京新近爱上海伦(希腊的别称)与乐善好施无关。希腊的海运企业家将会用中国的钱尽可能多地购买中国的集装箱船,然后将尽可能多的中国商品通过(中国政府拥有的)希腊港口运往欧洲。"

评论继续写道:"为了让希腊人能够购买这些商品,北京通过购买债券支撑希腊国家。对中国来说,向古老欧洲的投资和它在原材料丰富的非洲国家的活动是一样的,都有着明确目的"。

"北京的统治者喜欢希腊,因为这个国家是通往欧洲的大门。……很长时间以来,希腊政府对自己基础设施投资得太少,所以这个国家现在才会捉襟见肘,以至于任何救难者,无论是来自遥远的北京还是海湾国家,在雅典都深受欢迎。"

评论指出,"希腊属于欧洲,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利用在雅典的登场告诉欧洲人:中国不仅能够救助希腊,而且也能够救助其它欧洲国家。欧洲的弱点成了中国的优点,或许雅典只是一个开端。"

编译:林泉

责编:李鱼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