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特朗普对日韩加征25%关税 对欧谈判期限延至8月1日

周子馨 美联社、路透社
2025年7月8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週致函多国,宣布最新的对等关税税率。其中,对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日本及韩国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但也保留了谈判余地。特朗普週一签署行政命令将对欧盟谈判期限延至8月1日。

图为特朗普2月在白宫会晤日本首相石破茂。(资料照)
特朗普週一公布对14个国家的新关税税率图像来源: Kazuhiro Fujihara/Jiji Press/picture 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週一(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公布他发送给14国领导人的信件,其中日本及韩国将面臨25%的税率,其他12国则面臨25%至40%不等的关税。跟特朗普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相比,日本面臨更高税率,韩国则与先前相同。

根据特朗普公开的内容,此次收到通知信的还包含:马来西亚、哈萨克、缅甸、老挝、突尼西亚、南非、波黑與赫塞哥维纳(简称波黑)、印尼、孟加拉、塞尔维亚、柬埔寨、泰国。

美方给14国的信件内容用字几乎完全相同,仅有税率的差异,其中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及突尼西亚都被征收25%的关税;南非及波黑為30%;印尼、孟加拉、塞尔维亚、泰国、柬埔寨介于32%至36%。税率最高的为老挝及缅甸,均被加征40%的关税。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称,此次税率是由特朗普亲自设定,“为每一个国家量身打造贸易方案,这正是本届政府持续专注的目标”。

特朗普在信中警告,若贸易伙伴想透过上调关税报复,那美方将在原本的税率上“等价奉还”。盡管如此,他也保留了谈判空间,称关税可能会根据双边关系上修或下调。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长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特朗普对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亲近盟友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令人遗憾。卡特勒称,日韩两国“一直是美国在经济安全领域的亲密伙伴,在造船、半导体、关键矿产与能源合作等优先议题上,有许多可以为美国所用的资源与专业”。

第一波收到特朗普信函的国家包含许多东南亚国家。7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国务卿卢比奥将于8日至12日造访马来西亚,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各国官员举行会议。

当前美国仅和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与中国则是达成协议框架

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越南如释重负

02:5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日韩如何回应?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週二(8日)称,特朗普週一宣布的税率与早前持平,实际上等同于延长宽限期,暂缓征收关税至8月1日。该部门强调,接下来将加快谈判进程,尽力达成互利的谈判结果,消除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

日本首相石破茂週二也表示,日方将继续与美国谈判,寻求达成对两国都有利的双边贸易协议。石破茂在与内阁部长召开的会议上也强调,虽然还没达成双边贸易协议,但谈判已经有所进展,帮助日本避免了特朗普此前宣称要将关税提高至30%或35%的威胁。

石破茂说:“我们已经收到美方的提议,要求在新设定的8月1日截止日前迅速展开谈判,且根据日本的回应,信函中的内容可能会有所修正。”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则批评,30%的关税并不合理,因为美国商品中有77%进入南非时并未被征稅。拉马福萨的发言人表示,南非政府将继续与美国保持接触。

欧美谈判期限延至8月1日

美方此前宣布与欧盟的关税谈判期限原定在本週三(9日)到期,不过特朗普週一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把截止日期延后至8月1日

路透社週一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称,欧盟不在特朗普的关税通知信名单之列。欧盟此前重申,希望在週三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基尔斯马克(Stefan De Keersmaecker)週一在记者会上透露,主席冯德莱恩週日与特朗普通话,双方有“良好的交流”。

欧盟内部目前对于是否应迅速达成一项贸易协议,或利用其经济实力争取更佳结果仍有分歧。

特朗普关税袭来 欧洲如何反应?

02:4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分析师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认为,特朗普政府此举并非象征重大的升级或退让,“只是延续之前的模式而已”。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稍早也表示,他预计未来48小时内会有多项贸易公告发布,并补充说他收到了来自多国最后一刻的提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