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鸦片类药物泛滥的新罕布夏州宣布新政策,提议判处毒贩死刑。"如果我们不对毒贩下重手,我们是在浪费时间。"他说,"死刑是其中一个方法。"
特朗普在去年就职时就已经说他要打击毒品犯罪,但是至今他仍然没有付诸行动。
越来越不支持死刑
鸦片类药物涵括处方类止痛药包括海洛因。每年美国大约有240万人沉瘾鸦片类药物,且每天就有115个美国人死于服用过量。
事实上,在美国法律中,毒品犯罪本来就有"死刑"这个刑罚作为选项,只是目前并没有使用该法判处死刑的案例。特朗普这次想要加强这方面的执法,甚至,可能推动相关修法,扩大法律适用范围。
然而特朗普估计会在国会踢到铁板。美国议员表示,他们并没有打算修改相关法律。除非蓄意谋杀等极端犯罪不得已需要动用死刑,否则在高等法院的角度死刑违反比例原则。
这个意见与民意一致。根据统计,只有55%的民众认同用死刑处置谋杀犯,是历年最低。
然而,先前民主党在参议员补选或州长选举意外获胜,都显示出共和党很可能在11月议会选举时失去多数党的地位。这个趋势很可能促使特朗普强硬推动修法,以巩固他的民意基础。
许多民主党员反对这个提案。参议员艾德·马基(Ed Markey)说道: " 像死刑这种极端的刑罚只会为毒品犯罪冠上负面印象,无助于我们进行讨论、或是补救措施。我们应当加强治疗、复建等公共健康相关措施。"
死刑不见得能消灭毒品
特朗普曾经赞赏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强力扫毒的行为。这位菲律宾总统启动的扫毒行动在该国造成混乱,很可能误杀了许多不是毒贩的无辜人士。警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他们处死了4100名毒犯,但是人权团体却认为实际的数字应该有三倍之多。现今,国际刑事法院(ICC)已经介入调查。
专家也表示,像新加坡这种国家有死刑、毒品犯罪率又低,其间可能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比如说,伊朗就是一个会判毒品犯罪死刑、但是毒品犯罪率仍然名列前茅的国家。
罗法/谢菲(法新社)
今天毒枭们在秘密作坊中加工生产的很多毒品,最初都是德国人的发明。曾几何时,德国科学家,军方和企业为研制毒品可谓煞费苦心。
1939年对波兰以及1940年对法国的德军攻势中,希特勒曾使用化学制剂提高战斗力。仅在法国军事行动中,德军作战部队士兵就服用了3500万粒冰毒丸。冰毒学名甲基苯丙胺,当时也被称为“坦克巧克力” 或者“戈林丸”。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期间,盟军也曾给士兵服用毒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Bildarchiv被德军广泛使用这一“神药”最初是一名日本人以液态形式发明的。柏林特穆勒化工厂的化学家对其予以进一步完善,并于1937年申报了专利。一年后,冰毒作为药物开始流通。冰毒可以让人失去疲劳感,不渴不饿,更不会感到害怕。今天冰毒早已经被宣布为违禁品。
至于希特勒本人是否也染上了冰毒瘾,至今历史学家们仍莫衷一是。希特勒贴身医生蒂奥·莫雷尔(Theo Morell)为希特勒所写的病历上,曾多次出现X字样。X到底代表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有一点则是毫无争议的:希特勒当年服用的很多强力药物,都严重违法今天的麻醉剂管理条例。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德国人在毒品方面的创新精神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今天享誉世界的拜尔制药19世纪曾有一条在德国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海洛因止咳立竿见影”。很快,海洛因被用来治疗哮喘,癫痫,精神分裂以及心脏病等常见疾病,儿科也不例外。拜尔制药给出的唯一副作用是:服用海洛因有可能引发大便干燥。
菲利柯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因发明阿司匹林而被载入史册。他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则是进行醋酸试验时一个偶然的发现。同阿司匹林不同的是,这一次霍夫曼把醋酸同烘干后罂粟汁掺和在一起,海洛因就这样诞生了。直到1971年,德国市面上都可以合法卖到海洛因,被列为禁药是此后的事情。
位于达姆施塔特的梅克公司1862年就已开始大量生产可卡因,用作眼科专用的局部麻醉剂。这要归功于此前科学家阿尔波特·尼曼用南美洲可可树叶所做的一项试验。尼曼成功从可可树叶中分离出一种碱性结晶体,并将其命名为可卡因。试验完成不久后,这位科学家就逝世了,不过,死因是肺病。
图像来源: Merck Corporate History以精神分析学说闻名于世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以科学的名义服用可卡因。在其《关于可卡因》一书中,他表示可卡因没有副作用。他形容可卡因能够使人“幸福快乐,充满活力,提升工作能力”。 一位朋友因服用可卡因过量而死亡后,弗洛伊德对这种毒品的热情才有所降低。当时,可卡因也被用来治疗头疼和胃痛。
图像来源: Hans Caspariu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美国化学家亚历山大·舒尔金(Alexander Shulgin)被认为是摇头丸的发明者。不过,事实上,舒尔金只是重新发现了摇头丸。最早发明这种彩色药丸的是德国制药巨头 - 默克集团。1912年,默克集团为一种无色液体申报了专利,当时它的名称是“3,4-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当时化学家认为,这种物质毫无商业价值可言。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pa/Barbara Walton德国化学家勇于创新发明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他们的一些发明,虽然并不是他们的初衷,却给后人带来无穷的隐患。联合国估计仅2013年,全球范围内就有大约19万人死于非法毒品。而关于合法毒品 — 酒精的统计数字则更为惊人,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12年全球死亡人口的5.9%都同饮酒有关,死亡人数大约为330万人。
图像来源: Imago/Blickwin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