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瑜伽,这项起源于印度、历史可追溯至3000至6000年前的古老传统,如今已成为这个南亚国家向全球输出的重要文化资产。
结合身体姿势、呼吸法、冥想与伦理准则的瑜伽,不只是健身养生的方式,更强调身、心、灵的合一。
近数十年来,随著各式国际庆典、文化交流与教育计画推动,瑜伽早已走出印度,成为全球现象,同时也是印度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
在总理莫迪政府的积极游说下,联合国于2014年底宣布将6月21日订为“国际瑜伽日”。此举让瑜伽跃升为印度文化自豪与国族认同的象征。
从2015年起,6月21日就是世界瑜伽日。在全世界范围内,瑜伽这种起源于古印度的养身法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拥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Y. Shimbun这张照片摄于江苏泰州。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需要多年的练习。瑜伽并非竞技体育,量力而行就好。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猫式瑜伽(Majariasana)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有助于锻炼背部。这张照片摄于布鲁塞尔。
图像来源: Reuters/F. Lenoir在印度西北部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瑜伽可是全民体育项目。天天窝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们可能难以作出这样的动作,但是对于时常练习的人而言,挺直腰板、触碰脚趾并非什么难事。
图像来源: Reuters/A. Dave这张照片其实并非摄于印度,而是来自于南非德班。那里的印度裔居民也从小练习瑜伽。在英国殖民期间,许多印度人都被带到了南非,故土的生活习惯也流传数百年。
图像来源: Reuters/R. Ward这张图摄于斯里兰卡,那里的穆斯林女性也时常练习从印度流传而来的瑜伽。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和其他宗教信仰的女性一同练习。在斯里兰卡一共有约200万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10%。
图像来源: Reuters/D. Liyanawatte放松颈部肌肉是瑜伽必要的热身练习。这套动作也有预防颈椎病的功效。此图摄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
图像来源: Reuters/A. Dave这张图摄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这一巴尔干小国如今也有不少瑜伽拥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IXSELL/D. Visnjic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总是忙碌而紧张,所以有许多人都需要瑜伽这样的活动来放松身心。这张图摄于古城京都,数以千计的人正在练习。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Y. Shimbun 瑜伽作为“软实力”
2023年6月21日,莫迪亲自领导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瑜伽日庆祝活动。前印度官员普拉萨德(Chaitanya Prasad)指出:“那正是他首次提出这一构想的地点。”
他认为,在动荡不安的全球局势下,瑜伽是一股能够凝聚人心、带来和谐的力量。“每当有人摊开瑜伽垫开始练习,就与印度丰富的文明传统相连,这本身就是印度的软实力。”
新德里尼赫鲁大学的国际法教授赫格德(Venkat G Hegde)则认为,瑜伽推广是印度政府保存并强化“传统知识体系”的一环。
专责发展传统医学的AYUSH部门,不仅主导国内外的瑜伽推广,还与欧洲国家、欧洲瑜伽联合会(European Yoga Federation)及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暨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等合作,并与世卫组织共同推出“Myoga”应用程式,把瑜伽推向全球。
练习瑜伽者人数众多。对有些人来说,仅传统的瑜伽姿势还不够。他们各有奇招,使用一些辅助工具甚至让宠物成为陪练工具。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G. Breloer
鉴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开怀大笑,因此所谓的大笑瑜伽功便是要弥补这一不足,让身心完全放松。这套瑜伽以人为的大笑开始。不久后练习者便可不由自主地真正傻笑。大笑瑜伽可以去除紧张,增强免疫力,肯定也是最简单的瑜伽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G. Breloer
在维也纳的阿尔贝蒂娜宫开门之前,瑜伽练习者捷足先登来到这里。每天早晨8点半,他们便开始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大厅内开始练习瑜伽。10点博物馆开放之后,瑜伽练习者可以继续留在博物馆内参观。因为他们的瑜伽班费用包括博物馆门票。
图像来源: DW
似乎他们还嫌瑜伽的难度不够大,因此练习这种吊在空中的方式。借助一幅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宽布帘,练习者在空中练习着各种动作。这套瑜伽动作在很多时候需要绷紧肌肉,但也是为了配合一些高难动作。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A/S. Karacan
带着山羊一起做瑜伽,确实有些别出心裁。练习者不关心有哪些形体姿势,仅看一眼这些反刍动物,就足以令人很快进入蓂想。练习期间与山羊接触,被证明具有治疗效果。害怕有羊膻气?这不用担心,只有公山羊才“臭气熏天”。
图像来源: Reuters/B.Snyder
很难想象来自东方的瑜伽功会与德国的啤酒酿造术联在一起。每次练习之后可以喝几口啤酒作为鼓励。但是练功者每小时最多只允许喝两瓶。因为到了最后,动作已经不能做得很完美。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 D. Gabbert 草根的文化外交
“支持海外瑜伽,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化外交。”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的国际关系教授贝赫拉(Ajay Darshan Behra)告诉德国之声。
他指出,人与人的连结往往比国与国更紧密,而瑜伽提醒世界:印度不仅是政治、经济强权,也是具有文化、心灵与历史深度的文明大国。
贝赫拉强调,推广瑜伽不会引发恐惧,也不被视为威胁,这让新德里占尽优势。“它无争议、非暴力,具有普世吸引力。不同于军事或经济力量,其影响力悄悄地扩散。”
全球瑜伽产业隐忧
然而,在西方国家,瑜伽常被简化为体位锻炼,并以苗条白人为主的形象主导。有批评者认为,强化“从事瑜伽”与“美好身材”之间的连结,可能导致身形不同于刻板审美標准的人对瑜伽却步。
文化挪用与过度商业化也引发争议。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Allied Market Research,全球瑜伽产业每年产值超过350亿欧元(约美金380亿元),涵盖课程、旅游、用品、书籍、杂志乃至线香等。
赫格德直言,如今瑜伽在许多国家已沦为菁英活动,主要流行于富裕阶层,将基层与边缘群体排除在外。
贝赫拉则警告,当瑜伽与政治议程挂钩时,其普世性可能流失。他点名印度执政党人民党(BJP)试图藉瑜伽强化印度教自豪感,推广多数人信奉的印度教信仰。“这限制了瑜伽的包容性,也剥夺了它原本的灵性本质。”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