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生育基金”被吐槽 看德国鼓励生育有何招?

乐然
2018年8月20日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一名教授有关设立生育基金鼓励生育,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的言论在中国社会引发争议和批评。据统计,中国一对夫妇的平均生育率现已下降到1.2—1.4之间。德国也是低生育率的国家。德国政府为提高生育率有些什么措施呢?

China Familie mit Baby in Nanjing
2015年年底,中国政府放宽了数十年来限制大多数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Yu Ping

(德国之声中文网)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8月14日发表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刘志彪、张晔的署名文章,称提高生育率应成为中国新时期的任务,并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具体办法是,40岁以下公民每年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家庭在生育期的短期收入损失。如未生二孩,账户资金则要等到退休时才能取出。

无独有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胡继晔16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未来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来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他指出,中国2000年后已陷入"低生育陷阱",一对夫妇的平均生育率已从当时的1.6左右降至现在的1.2-1.4之间,远低于人口不增不减的2.08-2.1的数据。他认为,生育关系到民族延续、也关系到备战,"过去中国采取计划生育,向超生的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但是未来鼓励生育,应该向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此外,应建立生育基金,彻底开放生育,鼓励生育,比如奶粉免费,给百姓供应奶粉票、尿不湿票等,同时能够给予生育的母亲带薪产假、托幼园免费等福利等。

变相罚款还是鼓励生育?

《新华日报》的文章以及胡继晔的建议立即在中国社交网络发酵。网民认为,从工资里扣生育基金是变相罚款,是变着法子让民众承担生育成本,甚至巧立名目增加生育成本;而官媒发表这样的文章,是"利用新闻媒体和专家不断探测民众的下线"。

网友们还写道,"就是因为没钱才不生的 你还收税……";"专家,你是嫌大家三四千的工资供着上万块钱一平米的房价不够累吗,你还来个生育基金?还有这是创造条件还是逼迫?……";"都2018年了……还活在封建时代吗?生不生孩子女人有自己的选择权"。

甚至连央视网也评论说,"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鼓励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这种建议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面对舆论一片骂声,胡继晔出面回应说,先前的报道误读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国家应设立鼓励生育的基金,但钱并不是让老百姓来交,而是由过去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来负担。另外,可以从个税抵扣的部分,实现对丁克家庭的"不鼓励"。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大陆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上一年减少了63万。各地计生委的数据还显示,2018年上半年新生儿的人数同比下降了15%-20%,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导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很可能已经过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宣传机构开始制造"多子多福"的舆论导向也就不足为奇了。各路专家也对"中国的人口出生率面临断崖式下跌"发出警告,并纷纷"献计献策"。在不久的将来,估计不断会有新的"促生"提案以及政策出台。

德国如何鼓励生育?

德国2016年迎来了一个小小的生育潮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U. Anspach

德国也是低生育率国家。两德统一后,生育率长期徘徊在1.4左右,最低的年份甚至只有1.25。随着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出台,德国2016年的生育率达到1973年以来的最高点,为1.59。如果以新生儿母亲为德国人的妇女为统计基础,生育率为1.46;在新生儿母亲为在德外国人的人群中,生育率为2.28。不过,就在人们开始谈论"新生儿出生潮"之时,德国2017年的出生率又有所回落。

为了鼓励生育,德国政府以及社会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父母津贴。子女出生后,在家照看孩子的父母一方每月可得到最低300欧元,最高不超过1800欧元的津贴。低收入的父母的津贴可以相当于孩子出生前的净收入,高收入者所得津贴为子女出生前净收入的65%。这笔钱父母双方总共可拿14个月,其中一方不超过12个月。该政策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子女出生后以半职形式回到工作岗位的人可以最长享受两年的津贴,但每月的津贴减半。该政策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二,子女津贴或子女免税额度。

前西德从1954年起开始引入而子女津贴制度。最初只是从每家第三个孩子起,每月给每个孩子发放25马克津贴。从1961年则改为从每家第二个孩子起发放津贴(前提是家庭年收入不超过7200马克,并且不是公共服务业员工)。从1975年开始,各个家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也能得到子女津贴了。1983年后,子女免税额度开始引入。

现行德国子女津贴制度针对未成年儿童以及虽已成年,但未满25岁,尚处于培训学习的青少年,包括继子女以及领养的孩子。按照现行规定,2018年,每家第一和第二个的子女得到的补贴是每人每月194欧元,第三个孩子得到的补贴为200欧元。第四个以及更多孩子得到的补贴为每月225欧元。政府还计划从2019年7月起将补贴每月增加10欧元。(注:德国全职人员平均税前收入为约3000欧元。)

如果不申请子女津贴,也可以申请减个税。父母双方的子女免税额度2018年为每个孩子7428欧元/年。即年收入中的7428欧元免除个税。这主要是适用于收入较高的家庭。报税时,税务局会看每家的具体情况,如果减税对家庭有利就采取减税的方式,反之,该家庭就获得子女津贴,不再享受个税减免。

三,低收入人群可以申请儿童补贴金。每月最高为170欧元。

四,单亲家庭享受税收优惠。

五,儿童托管费可以抵消部分个税。

六,公立托儿所、幼儿园的费用依据父母工资收入而定,低收入家庭甚至免交托管费。

七,父母一方加入法定医疗保险的未成年子女以及未满23岁,自己没有收入的子女可享受免费医疗保险。如年满23岁,但仍未完成学业,则可以在年满25岁前继续享受免费医疗保险。(德国加入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占国民总数的约85%。)

八,公共服务业和一些大企业向员工发放专门的子女津贴。

不过,尽管有种种鼓励生育的措施,但据统计,德国每五个妇女中就有一个终生没有孩子。决策者也认识到,光靠津贴或者减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解决儿童托管和妇女生育后重返就业岗位的问题。目前,德国政府仍然继续试图通过增加幼儿托管位子等措施,稳定生育率。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