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Fukushima Helden

2011年3月18日

坚守在福岛核电站的最后50多名工作人员将会遭受到致命剂量的核辐射。这些人是“日本英雄主义”的象征么? 德国之声记者评论如下: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最后的50人身上,他们要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尝试冷却核反应堆、采取措施恢复外供电源。全世界都在问,这些穿着纤薄的防护服、执行着自杀式任务的英雄,究竟是何许人也?街头小报将他们称作核电武士,奋战致死的神风战士。这些日本人果真如此么?他们真的时刻准备牺牲、至死服从命令,难道他们就不会表现出伤痛和苦楚吗?

而恰恰是这些被滥用的公式化的民族形象令人感到痛楚。这些陈词滥调伤害着所有的与日本人民同悲的人们,伤害着那些正为受灾的亲友同事而担忧不已的人们。与其他人一样,日本人也是同样的珍惜生命;但他们面对苦难的方式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只与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配偶等人交流悲伤的情绪,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不愿强迫他人为其担忧。但是日本人与我们一样,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哭泣;他们当然也会咒骂政府掩饰太平的信息政策,抱怨抢险组织不力,但这些情绪也同样是在非公开的场合下才有所表露。我们不应该被这种文化差异所迷惑,我们应该向日本表达我们的同情,日本之殇亦是天下之恸。

那些姓名不详的坚守福岛核电站的员工,他们并非只是为了整体利益而英雄般地牺牲自我,而是内心强烈的责任感使然。这并非因为他们是日本人,而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别无选择。如果他们不坚守,就满盘皆输。而显然,这些员工是自愿坚守的,这也是他们与二战时期日本为挽回败局派出的自杀性神风特攻队截然不同的地方。那些特攻队飞行员是在狂热的民族主义驱使下走向了死亡。

Alexander Freund图像来源: DW

在最危难的时刻,总会需要一些英雄,自己冒着极大的危险,求得他人的安全。好莱坞影片已经为我们树立了这类舍己为人的孤胆英雄形象,比如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英雄角色,在最后一刻,拯救行将毁灭的世界,为了全人类的安宁,视死如归。但福岛核电站的员工应该不是布鲁斯·威利斯式的英雄,他们也有家庭,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人、技术员、工程师,他们知道除了他们再无他选。我们不必将他们幻化为英雄,我们所能做的,是为这些人祈祷。

作者:Alexander Freund 译者:文山

责编:雨涵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