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损害德国经济?
2017年8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严格来说,德国的政界以及经济政策制定者这些年来一直在明目张胆地违法。根据1967年颁布的《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法》(简称"经济稳定法"),国家应当致力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平衡,其中包括4个方面: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持续适度增长、外贸平衡。
如今,谁都知道德国的外贸平衡做得并不好。德国经常收支的高额盈余越来越招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等机构的诟病,后者从2014年起还对德国启动了贸易不平衡监查。美国总统特朗普、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曾或强硬或委婉地提到过这个话题。美国还曾威胁要对德国汽车等产品课以高额关税,这会触及德国经济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国资的复兴信贷银行进行了一项调研,旨在研究造成高额顺差的原因,并寻求走出这一困局的方法。这一调研报告已经在8月8日发布。
零和博弈?
目前,德国的经常收支盈余高达2610亿欧元,甚至高于中国,位列全球第一。这一数字相当于德国GDP的8.3%。而根据欧盟规定,经常收支盈余不能超过GDP的6%,而德国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超标。
特朗普曾多次以"不公正、有危害"指责过德国的巨额顺差。这类抨击建立在一种非黑既白的简单立场上:贸易顺差就是一个国家以别国利益为代价而致富,外贸是一场零和博弈。
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指出,巨额顺差不仅仅损害他国,对本国也会有损害。
在讨论贸易平衡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贸易收支"只是"经常收支"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跨境服务(比如德国游客在国外的支出)、跨境资金(工资、利润、股份、投资)流动等。境外劳工向国内汇款、富国向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项目也被列入"经常收支"中。因此,贸易顺差究竟对德国的"经常收支"造成了多大影响,是一个很难确定的指标。
专家们现在普遍认为,德国的"经常收支"盈余,不仅仅是因为德国产品很受外国人欢迎,还因为德国人非常爱存钱,而且工会要求涨工资的力度也总不是很大,从而造成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低迷。
欧元汇率也是造成德国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在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的推动下,欧元汇率持续走低,从而导致国外市场对德国产品的需求走高。朔伊布勒辩解说,欧洲央行为所有欧元区国家制定货币政策。但其实他是在把责任推卸给其他人。
许多人都指出,德国境内的投资严重偏低。投资者要么守着大量资金观望,要么宁愿去海外投资。政府也没有妥善运用其盈余资金来修缮道路、校舍、扩建互联网等基础设施。而在二十多年前,可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刚刚实现东西统一的德国,为了迅速扭转东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甚至一度成为了资金净流入国。在那一波投资潮结束之后,国家以及私人投资者迅速转变了立场,更倾向于存钱。
复兴信贷银行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经常收支项目盈余正是德国储蓄额远大于境内投资额的体现,德国宏观经济收入的节余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用于海外金融投资,而没有用来扩充境内的实体资产。但是,德国现在亟需投资来对其生产部门进行现代化升级,从而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确保今后德国社会的物质富足。复兴信贷银行在报告的末尾总结指出:"贸易顺差正在损害德国利益。削减顺差的正确方式应当是增加境内投资、增加进口,而非限制出口--这会损害经济增长。"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