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学是如何协调德中高校合作的
2005年11月30日“德国与中国相比实在是太小了。我认为,德中两国院校间的合作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系统,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德国各大学与中国相关院校进行单独合作的模式也许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11月26日才从中国返回的科隆大学民法、社会法和劳动法教授-同时担任科隆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关部副主任的丹妮尔-莉碧女士仍然沉浸在为期13天的中国之行的兴奋之中,但是这位女教授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的思考,她深知挑战的艰巨。
德国北威州有许多知名的工科院校,比如亚琛、明斯特大学早就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科隆大学之所以得以扮演北威州中国协调员的角色应归功于上一届政府对德国各院校国际交流对象的划分。
此次中国之行期间,广州的中山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以及北京的清华大学等都留下了丹妮尔-莉碧教授的足迹。在广州中山大学地理学院,中方与科隆大学地理系代表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学生、教师交流以及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
丹妮尔-莉碧女士认为,德国院校之所以如此看重与中方的合作,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那里的德国企业、中国企业都急需人材。在德国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家也越来越多。我们科隆大学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必须跟进。另外,中国是一个探索自己经济和政治之路的国家,很有特色。比如中国正走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许多劳动法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劳动保护法,劳动安全法等。我认为,有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目前,已有一批中国学生在这一合作框架内来到了科隆大学,求学于该校企业管理系,同时也有三名科隆大学的学生在中国留学。根据合作协议,学费均由交流校方承担。科隆大学企业管理系计划将来再接受30名中国学生。
走出国门,求学他乡是件令学生和家长颇感自豪的事情,入选学生皆为班里的高才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英语的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还能掌握最基础的德语对话当然会受到优先考虑。尽管如此,去外国求学的困难是毋庸置疑的。
丹妮尔-莉碧女士说:“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掌握英语是最基本要求,对德中双方学生来说都是一样。好在大家都知道掌握英语-这一世界语言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能够了解求学国家,比如德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语言,当然就更为理想了,否则留学生根本无法应对来自文化方面的挑战。”
国际院校合作绝非一帆风顺,法律保障是这一合作的前提之一。德国经济部负责国际交流的格尔茨先生说:“新政府成立以后,德国各大学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我们目前正在起草新的高校法,保证院校在国际合作领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且能够享受如同企业一样的盈利运作空间。”
现在北京政法大学法学院担任副教授的刘飞曾在德国的科隆大学求学5年,回国执教已有两年多。此次在北京接待丹妮尔-莉碧教授时,俩人就具体的法律技术等问题畅所欲言。刘飞认为,德国法律学家对中国的法律发展、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缺乏必要的了解,但德中两国在法学领域的合作和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刘飞副教授认为,“德中两国如果能在法学实践和理论方面进行合作的话,那么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20多年来,法律体系并没有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完善。而中国在这方面没有自己的传统,所以必须向国外学习。德国是学习的榜样之一。同时,如果法律技术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很多方面吸收外国经验的话,那么将来势必会成为一种整体力量来推动中国的民主和法制的发展。”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