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简单、庄重的纪念

崔牧2016年6月11日

本周六,大约400名旅德华人在法兰克福为遇害中国留学生李洋洁举行了公开悼念活动。德国之声记者也前去参加了此次活动。

Deutschland Gedenkveranstaltung Li Yangjie in Frankfurt a.M.
图像来源: DW/C. Mu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六(6月11日)中午时分,法兰克福市中心的保罗广场上的一座纪念碑前,摆出了一张中国留学生李洋洁的生前照片。整整一个月前(5月11日),在德国东部德绍市攻读建筑学的中国学生李洋洁在傍晚出门跑步时失踪,两天后,当地警方找到了她被严重毁损的遗体。

这起谋杀案件引起了在德华人的广泛关注。就在一周前(6月5日),柏林、科隆等地已经有一些华人组织了公开悼念活动。而在本周六,汉堡、斯图加特、慕尼黑等地也举行了类似活动。

法兰克福悼念活动的牵头人之一徐瑞对德国之声表示,根据他掌握的信息,法兰克福悼念活动的规模“会比其他城市都大一些,大概会有300来人。”

图像来源: DW/C. Mu

离悼念活动正式开始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活动牵头人以及一些自愿前来帮忙的旅德华人正在将十几幅海报布置在广场四周。海报的设计非常简洁,每张都突出一个主题,大致涵盖了纪念死者、呼吁加强治安等内容。同时,海报的制作也非常简单:大幅打印的白纸粘合在硬纸板上;而这些硬纸板,最终也是很简单地悬挂在广场四周的树木、路灯杆上。

活动牵头人徐瑞介绍说,这次活动纯粹是通过社交媒体自发形成的,“现场的海报、鲜花等物品都是我们大家自己凑的一点钱。而这些海报,则是一名在达姆施塔特的建筑系学生自愿帮忙设计的。”

5月13日,德绍警方发现了李洋洁被严重毁损的遗体。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Bildfunk/S. Willnow

随着开始时间的临近,现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些人自己带来了鲜花,还有人则手持组织者发放的花束。许多人都在互相交流自己在Facebook、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所使用的网名。一名志愿者笑着对记者说,哪怕是活动牵头人,在一个星期之前恐怕都互不相识。

记者在人群中打探了一圈,发现前来参加活动的基本上都是年轻的旅德华人,有些还是学生,有些则参加工作不久。还有人正好从中国来到法兰克福出差,从朋友处得知了这一消息,所以“顺便来看看”。记者试图在现场寻找领事馆、中国学生会人士的身影,无果。后来据几名活动牵头人表示,他们是有意地保持此次纪念活动的“纯自发性质”,因此没有邀请任何的组织或机构参加,“就算领事馆有人要来,也只是私人性质,而我们在筹备活动时,也只是统计了大概的参与人数,而不论大家是什么背景、什么职业。”

默哀两分钟。许多人都手持鲜花图像来源: DW/C. Mu

一名华人带来了两盏乐谱架,放置在李洋洁生前照片的旁边,并且在乐谱架上摆放签名册;还有人则带来了扩音设备和话筒。徐瑞对德国之声介绍说,活动正式流程很简单:组织者以德文、中文宣读一份纪念逝者、呼吁关注公共安全的倡议书,随后默哀两分钟,然后就是献花、签名环节。

活动开始了,也果真如他所说,非常简单。但也不失肃穆。趁着默哀的时分,记者悄悄地数了一下,发现现场大约有四百来人。而刚才倡议者宣读的倡议书,则依然在强调“三百来人”。这与通常德国街头的公众活动形成了鲜明反差:组织者一般总是会略微夸大现场参与人数。而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记者是头一次遇见。

李洋洁的生前照片摆放在保罗广场的德意志帝国统一纪念碑处,纪念活动结束后,照片前摆满了鲜花。图像来源: DW/C. Mu

大约半个小时后,现场的人群逐渐散去。李洋洁生前照片前面摆满了鲜花,乐谱架上的留言册则签满了名字,以及中文和德文的留言。另一名活动牵头人刘宇然对德国之声表示,据他的观察,德国人、或者说德语媒体对此案的关注重点在于德绍当地警方的种种不正常现象,“但对于我们华人而言,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感同身受。和李洋洁一样,我们都离家乡有八九千公里。”

刘宇然还向记者透露,现场的这两本签名册,将想办法转交给李洋洁的父母。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