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纽约时报》开通中文网

2012年6月29日

德媒称《纽约时报》将触须伸向中国,开通中文网。没完没了的食品丑闻动摇了中国经济及其监督者的可信度。

A man scratches his face as he uses a computer at an internet cafe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March 16, 2012. As of Friday, Beijing-based microbloggers were required to register on the Weibo platform using their real identities or face unspecified legal consequences, in a bid to curb what Communist officials call rumours, vulgarities and pornography. Many users, however, say the restrictions are clearly aimed at muzzling the often scathing, raucous - and perhaps most significantly, anonymous - online chatter in a country where the Internet offer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open discussion. REUTERS/Stringer (CHINA - Tags: SCIENCE TECHNOLOGY POLITICS)
中国网吧图像来源: Reuters

《南德意志报》6月28日写道:"互联网使之成为可能,《纽约时报》将其触须伸向中国,星期三在那里开通了中文版网页。这家美国报业的旗舰从而积极参与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该媒体公司的目标群是人数不断上升、受过教育而不会英文的中国人,旨在让他们获得'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高品质服务。

"这个新网页的编辑部有30名工作人员,分布在香港和北京。该报总部已经在当地的记者配合由编辑和网页程序编制人员组成的班子。按照计划,这个免费网页的内容2/3是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翻译,1/3出自编辑部的中国编辑之手。"

报道认为,"《纽约时报》用一些措施对付中国政府声名狼藉的审查狂热:这家新的新闻网页的服务器设在中国境外,此外,美国人强调这个网页不是中国的官方媒体。(编辑部负责人)卡恩(Joseph Kahn)也坚信中国政府会接受这个项目,尽管该项目本身是不会屈服于中国的规定的。"

"食品丑闻动摇可信度"

针对中国的光明乳业公司的牛奶混入碱水的最新丑闻,《明镜周刊》6月28日认为,"一连串的中国有毒奶制品丑闻没完没了。

喝牛奶的孩子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该刊报道说:"这个国家最大的奶粉康采恩--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收回部分婴幼儿乳粉,因为在其中发现汞超标。该事件距今还不到两周。

"一连串丑闻导致信任缺失,中国的牛奶行业早就在为重建信任而奋斗。比如,2008年公布,牛奶中掺了工业化学品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在黑工厂生产,卖给饲养场和牛奶厂。这种有毒牛奶导致30万儿童得病,4人死亡。在全球,大量的食品不得不从贸易中撤出。

"此后在31个省设立了委员会,对整个牛奶的生产和销售系统进行审查和改革。自从这个丑闻公布于众以来,十多个亚非国家以及欧盟都对中国的奶制品规定了进口限制。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和肥料的化学品,它会导致肾脏疾病。三聚氰胺掺在奶粉里可以造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

该刊还写道:"仅仅两年之后,一个新的食品丑闻动摇了中国经济及其监督者的可信度。中国当局当时发现几顿重的有毒奶粉,其中也有2008年就该被销毁的剩余奶粉。

"在青海省,当时发现64吨生产奶粉的材料和12吨做好的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在东北吉林的另一个案子中,大约上千包奶粉被从销售业收回,这种被发现的奶制品超过三聚氰胺含量上限的500倍。

"2010年的事件发生之后,至少21名责任者被送上中国法庭,2010年11月有2人被判处死刑。"

报摘:林泉

责编:李鱼

(本文摘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