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经合组织对中国环境的建设性深思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7年7月17日

周二(7月17日),经合组织发表了一份专门针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调研报告。经合组织指出,中国的环境努力还远远不够,关键是政策在地方层面上的贯彻不力。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对这份报告表态时,特别看重经合组织关于中国环保总局应该成为部的建议。德国之声记者认为,中国虽然还不是发达国家,但长期看责任尤其重大,而提出这类建设性建议是好办法。

中国的新旧“宝塔”图像来源: AP

经合组织:关键在于地方层面的落实

在周二在北京发表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序言中,经合组织秘书长葛利亚说:“高速经济增长、工业化和都市化,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并不断增大的压力。这些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也使得自然资源面临耗尽。”他说:“(中国)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在世界上最差之列,三分之一的水系受严重污染,恶劣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也导致了疾病和伤害。”

经合组织的报告认为,虽然中国已经实行了一些政策和经济措施,但是“跟不上环境压力的步伐,也不足以应付高速经济增长引发的挑战”。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仍然是全球制造和使用最多破坏臭氧产品的国家。报告写道,中国每单位经济产值所牵涉的能源消耗比经合组织的平均数值高20%。此外,向北方调运水资源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未必能应付需求。

这份报告说,在过去15年里,中国经济以每年平均10.1%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按中国的目标,在2000至20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增4倍。但是,“对经济的重视超越了掩盖了环境方面的忧虑。”

报告对中国环保工作提出了51项建议,包括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其它资源的价格,以确实反映这些资源供应紧张。但是,报告说当局必须同时对贫困人口予以补助;增强中国政府对中国公司海外活动的环境监督;建议中国政府搞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国家要点计划”;此外,报告也建议北京当局把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部级机构。

这份报告指出:“环境政策的落实中最大的障碍在地方层面上。”因此“需要大大加强监督、检查和贯彻力度,创建一个奖惩更好结合的体系。此外,环境费用要使用得更有效益,环境政策工具要更有效力。”报告中还建议中国政府把环境法律规定搞成环保编码(environmental code),更便于人们理解;要让地方官员对环境问题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中国环保总局:升格成部是个好建议

经合组织这份中国环境报告的发布会是周二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商务部网站报导说,“ 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和经合组织副秘书长Mario AMANO出席”了发布会,并同时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健在记者招待会上对经合组织关于中国环保总局升格成部的建议时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建议。”“这有助于加强国家贯彻全方位政策的能力。”

周健没有说国家环保总局需要多长时间能变成环保部,转变的过程会是什么样的。路透社说,各环境组织要求中国加强环保总局的权力,他们总局变部的转变可能会在明年实现。

中国的环境问题受到世界的高度注意

前不久,荷兰环境评估机构公布说,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但经合组织在这份报告中并没有肯定荷兰机构这个说法,而仍说中国在这方面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但是,经合组织专题研究一个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问题,可见经合组织成员国们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前不久,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中按中国要求删除了每年有约75万中国人死于空气污染的数字,其中有35至40万是由于室外空气污染、30万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原因而死亡;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

经合组织在其2007年实情书(Factbook 2007)环境章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节中这样写道: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从1971年来增加了88%,从现在到2030年估计还要再增52%。1971年时,现在经合组织成员国要对全球排放量的66%负责;2004年时,这些国家对全球排放量的责任降到了49%,到2030年时将进一步降到38%。“在非经合组织国家中最大的增长产生于亚洲,其中中国的排放在1971至2004年间以平均每年5.5%的速度增长。”

在环境保护、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中国的潜在作用的确是惊人的。仅拿汽车拥有量说事:前几天奥地利媒体还乐滋滋地讲,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还只相当于奥地利的23分之1。可是,中国这个市场的发展多快啊。倒退20年,中国还没有私有汽车一说呢,连高速公路也没有。如果中国在几十年内达到奥地利的人均汽车拥有水平,也就是说汽车保有量达到现在的20倍(且不计人口增长因素),现在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已经占据世界第二个位置的中国会让世界的排放总量达到什么程度呢?简直让人都不敢想。

因此,世界对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此重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国今天说,排放的责任主要在工业国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几年后恐怕就没法这么说了。不承诺可能达不到的目标,也许无可厚非;但是最大限度去地达到某个目标更重要。作为人口大国和经济高速发展国家,中国和印度等的世界环境责任非常之大,经济总量和排放总量的几乎“无限大”前景必须跟使之尽可能“无限小”的政策措施和规划标准结合起来。一个排放增加十几倍、二十倍或哪怕几倍的前景是地球上任何人都受不了的,当然包括广大中国公民。

现在中国的自然灾害已经非常严重了,这跟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关系甚大。还有很多人为污染,比如前不久的太湖和几年前的松花江。一般的重视是不够的。经合组织的这个报告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这是一种建设性的、给人希望的做法。(平心)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