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的赝品技术
2013年6月23日(德国之声网)德国联邦刑警局(Bundeskriminalamt)最近在德国、瑞士及以色列对仿造集团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突检,在所查获的艺术品当中,包括一幅俄罗斯著名前卫画家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作品《Supremus》。至于其真伪,则有待专家的鉴定。
刑侦人员在这次突检中,总共搜出一千多件艺术作品。据悉,四百幅包括马列维奇(Malevich)、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及雅弗林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等名家的仿造画作已经脱手,大部分卖给了私人收藏家或销往国外。2011至2013 年之间,仅其中两名仿造者就获得大约两百万欧元的非法收入。
艺品爱好者与仿造者的互为因果
仿冒、伪造的事件时有所闻,在德国近期发生的最大丑闻案"贝特莱希(Wolfgang Beltracchi)伪造事件"中,贝特莱希与其同伙伪造的古典现代主义作品至少为他们带来一千六百万欧元的盈利。他仿造的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坎本东克(Heinrich Campendonk)的作品《群马红画》(Rote Bild mit Pferden),在拍卖会上以将近290万欧元的高价卖出。他的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仿造画甚至蒙骗过有"马克斯·恩斯特专家"之称的艺术史教授沃纳史毕斯(Werner Spies)。2011年,贝特莱希在这场受到各方瞩目的仿造案中,被科隆地方法院判处6年有期徒刑。
艺术史专家,《艺术犯罪现场》(Tatort Kunst)一书的作者-苏珊娜.帕奇(Susanna Partsch)表示,艺术赝品市场的成长与人们对艺术品爱好的与日俱增成正比。帕奇投入多年时间研究赝品历史,她指出:"艺术赝品的历史,最早可回溯到巴洛克时期,不过那时的赝品市场尚微不足道。直到19世纪人们开始成立博物馆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赝品市场才逐具规模。由于美国不像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美国人就前往欧洲购买艺术品"。于是广大的赝品市场在当时形成,尤其是在意大利。
人们对于艺术品的爱好有增无减,艺术展览会越来越受欢迎,无论是卡塞尔的文献展(Documenta)或威尼斯的艺术双年展(Biennale)都吸引着众多参观人潮。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Museum Ludwig)馆长鲍玎(Katia Baudin)女士认为,经济危机甚至助长了人们将艺术品作为投资目标的做法。他们可能认为,投资艺术品比投资房地产或股票更安全。
赝品市场的供需规律
市场有需求,赝品就跟进,当然,这首先还得看是否存在仿造的可能性。帕奇指出,有些画家,如保罗·克利(Paul Klee)的作品是无法仿造的,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把每件作品都登记在册。
俄罗斯前卫艺术家的作品极受仿造者欢迎,因为一种不能排除的可能性是:这些作品在俄国革命或斯大林时期失踪,经过很长时间才重新被发现。鲍玎指出,有些前卫派画家在斯大林时期曾受到迫害。至于失踪作品的下落,幸运的话,是被弃置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而最糟的则是彻底失去了踪影。
30欧元一幅的蒙娜丽莎像?没问题!
欧洲虽然破获许多艺术赝品案件,但这种案例全世界比比皆是。帕奇说:"中国存在仿造村,村民不仅公开制作赝品,还接受订货,比如以30欧元订购一幅《蒙娜丽莎》完全不成问题。商人及销赃者在那里进出、订货,然后把赝品当真货销往欧洲或美国,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
帕奇表示,不经科学鉴定,赝品经常能以假乱真。德国极少数的艺术品修复作坊,如慕尼黑的艺术研究机构"德尔纳研究院"(Doerner Institut),被上门求助者挤破大门也就不足为奇。因此,鉴定一件艺术品真伪的所需时间经常是旷日持久的。
鲍玎也强调利用科学技术检验艺术品的重要性。贝特莱希伪造丑闻这类事件的发生显示,今天的艺术史学者仅具备目测鉴定作品的专业能力已然不足。现在借助例如紫外线技术,可以看出一件作品是否曾经修补过,而红外线则可显示出绘画作品底层画家的原始草图。鲍玎表示,这种检验工作旷日费时,而且费用不低,但却必不可省。
作者:Jennifer Fraczek 编译:杨家华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