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缅甸逐渐迈向新闻自由

2013年5月2日

缅甸的政治改革也造就了新媒体。虽然多数的记者对媒体业的改变表示欢迎,但也清楚知道,缅甸的记者和读者都需要加强对传媒的认知和素养。

图像来源: DW/R.Ebbighausen

(德国之声中文网)仰光正逐渐由沉睡中苏醒。清晨的城市街道仍不见人影。偶尔可见女人们拿着玉米喂鸽子,这些虔诚的教徒们清晨便开始行善累积福报。佛教徒相信轮回转世,下一世的命运是由此世的行为作决定。

黎明时分,贩卖报纸的摊贩在街道边架设起摊子。刚印刷好的报纸被摆放在人行道上,封面上的昂山素季正对着摊贩微笑。

缅甸摊贩在街边摆设报摊图像来源: DW/R.Ebbighausen

今日的头条新闻是:缅甸总统吴登盛可能下台、莱比塘铜矿发生骚乱以及针对罗兴亚伊斯兰少数族群的暴力事件。打开缅甸报纸《声音》(The Voice),内页是整版关于联邦制度优缺点的分析。

不到一年之前,刊登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的照片以及上述选题还是不可能的事。如今在各大报中几乎都可见到这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身影。尽管如此,政府仍限制了昂山素季照片的大小不得超过7x12公分。自2013年4月1日起,政府才允许民间办日报。在此之前,报章杂志只能每周发行一次,这样媒体审查机构才有充分的时间删除不合规定的文章。2012年8月20日,缅甸废除了"事先审查制度"。

禁忌告终

非政府组织"记者无疆界"(ROG)在最新的报告中写道:"自由之风正拂过缅甸的媒体业"。缅甸独立日报《声音》副主编泽亚图(Zeya Thu)对改革及改革速度感到兴奋。"改革开始时,我并不那么乐观。当时我认为审查制度还将持续个两三年,但是突然间它便消失无踪。"

他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描述了自己的经验:"改革开始时,《声音》发表了一篇关于贪污的文章。政府当时立刻采取法律行动。但是媒体审查机构已经不再那么敏感。目前许多记者也撰写关于贪污的报道。"过去一些被视为禁忌的议题,如军队、违反人权或与少数民族的冲突,如今也能被报道。泽亚图总结道:"我们可以自由撰写心中所想。"

批判的语气

"记者无疆界"对缅甸情势的评价则更具批判性。2013年,该组织将缅甸的新闻自由度排名由179位调升至151位。虽然新闻自由度有所提升,但缅甸至今尚未通过任何保障媒体自由或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也未将媒体设为"第四权"。"记者无疆界"在2012年12月发表的报告中写道,"所有限制言论和信息自由的法律依旧有效,相关法律是缅甸改善新闻自由的主要障碍"。他们不认为缅甸会在2013年年底前通过新的媒体法案。而仅有新的媒体法也仍不足够,因为旧有压制媒体的法规必须同步被取消。

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的照片不得超过7x12公分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在2012年8月缅甸的出版审查和注册局(PSRD)被撤除时,当局发表了一份16项方针的媒体行为准则,但并不具法律效力。该行为准则的内容是奇异的混合体,罗列了政治审查以至如何撰写优良新闻报道的提示内容。在关键词"政治"下写着的是:"勿撰写关于政府的负面报道或评论"。在"一般事项"章节中则出现了下列提醒:"在有关政府或私人机构的批判性文章中确实交代时间、地点、人名和机构名称。必须提供可信的消息来源和证据。"

专业化和媒体自觉

新闻从业人员泽亚图也同意最后一条关于如何收集新闻资料的提醒。他认为新闻记者有必要提升素质,因为自1967年严格的审查制度开始后,记者们并未正确学习媒体的运作模式。"缅甸的记者必须提升专业度并丰富知识。重要的是这个职业对社会的责任!"

缅甸日报《声音》图像来源: Reuters

不仅如此,缅甸社会和政府也必须学习与自由的媒体打交道。"社会必须先培养媒体自觉。政府和社会则应该知晓媒体的工作,以及他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越来越多顾客来到报摊。许多人急切地看着报纸的标题并且比较各种选择。但是最终购买报纸的人却明显少得多。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编译:张筠青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