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网络反腐 心理震慑大于实际效果?

2011年6月13日

近日,中国互联网上浮现出若干个可供网民举报自己行贿行为的网站。这些网站是效仿在印度迅速窜红的反腐网站“我行贿了”。媒体呼吁给中国版“我行贿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网络举报要想帮助惩处贪官恐难以奏效。

图像来源: fotolia

中国人可能对没有自己发达的邻国印度并没有太多好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印度人那里学习一些创意灵感。两位印度"海归"人士对自己国内腐败贿赂盛行的风气不满,因此创办了一个网站,叫"我行贿了"(I paid a bribe),据媒体报道,这家网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收录了上万条案例,小有"杀伤力"。近日,中国也出现了至少三家类似的网站,分别是"我行贿了"、"我行贿啦"和"我贿赂了"。

笔者登陆"我贿赂了"网站(http://www.ibribery.com),看起来这家网站已经被络绎不绝的访客挤得水泄不通,网页上写着"我要爆炸啦"字样。"我行贿啦"网站(http://www.522phone.com)则运行正常,上面有不少网民发帖抱怨,行贿是别无选择,腐败官员贪得无厌等等。所有举报了具体事例的帖子当中,有一部分是指名道姓地写出了受贿官员的单位姓名职务,以及受贿金额,但大部分还是以"xx"代替具体姓名,举报者也是匿名。

关注弱势群体的胡星斗教授认为,网络反腐可以弥补平面媒体在揭露腐败方面的不足,弥补了公民正常举报渠道的不畅通,它在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遏制腐败蔓延的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说:

"现在网络上面各种公共事件频发,很多地方官员也都领教了网络的厉害,他们的行为也会因此而有所收敛。"

胡星斗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对"我行贿了"这类网站予以支持。因为上面反映的情况至少大部分应该是真实的,而且由于中国法律对行贿的法律责任追究并不严厉,因此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到这类网站上举报,当然他们也很有可能选择匿名举报,以防止遭到腐败官员的报复。

但是,鉴于中国社会、法制和国情的实际情况,腐败官员由于在网上被举报而被纪委、反贪局查处的可能性很小。胡星斗教授指出,中国的腐败官员落马,大多数还是因为受到别的官员案件牵连,或者是"上面"指令要查,而由群众举报促使纪委和反贪部门去查处官员的事例则少之又少。他认为,反腐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仅仅建立了某些举报的网站就能大功告成的:

"既要有网络反腐,又要有新闻自由,又要有人民群众对官员的民主监督,还要有财产实名制和国家"阳光财政",等等。只有多管齐下,这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目前出现的这些网络反腐形式,我们肯定它是一个积极的力量,但是也不能寄予不现实的希望。"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众积极响应了这种网络举报形式,利用这些网站至少是宣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中国知名评论家五岳散人在《青年时报》发表题为《我们都行贿了》的评论,他指出:平民百姓所能够行的贿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掌握着公权力的人并无好处来交换,而是他掌握着行政伤害的能力,让你不得不多付出一些成本,但不会有现实的、可见的收益。简单说来,这就是社会的"潜规则",比如考驾照如果不贿赂考官就难以通过;或是小摊小贩必须给城管贿赂才能继续摆摊,维持生计。

根据国际组织"透明国际"2010年度的清廉指数报告,中国在178个国家中位列第78,而印度的腐败程度比中国还严重,位列第87。

作者:雨涵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