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网络如此横行 报业还有未来吗?

托尔斯腾.盖林格尔2005年5月30日

从周日(5月29日)开始,世界报业大会在首尔(汉城)召开。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在网络媒体的咆哮声中,报刊业垂头丧气。报业终将被淘汰出局吗?德国之声德文网记者对此作了一番探索。

敢问路在何方

年轻的离开 年老的留下

过去一切都比现在好。至少从报业市场的经济角度看,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90年代中,“法兰克福汇报”周六版送达之际,一些人家的信箱几乎都要被挤爆了。一连串的经济危机和失业年头过下来,这个周末版的广告页大大变薄了。自然,报纸的收入也减少了。

大多数报刊都吃足了这剂广告泄药之苦。罗宾.麦耶-路赫特对德国之声记者说:“造成广告收入大降的并非仅仅是经济景气。”他在2003年跟彼得.格罗茨一起搞了一个关于印刷和网络媒体未来的内容广泛的调查报告。那份调查报告指出,最赚钱的广告栏目业务,或者说“职业、房地产和小广告业务”已经局部地转战网络;报人们将来还会遭遇这个领域中更大的“失落”。这个调查报告是在询问了200多名专家的基础上作出的。

报纸失去的不仅是广告客户,而还有它们的读者。莱比锡大学新闻学教授米歇尔.哈勒尔写道:“日报的总发行量持续地每年下降一到二个百分点。”尤其是:对广告来说至关重要的20至40岁这个读者群读报越来越少。这个群体10年前还占全部读报人口的70%,现在则只剩下了60%。最忠实,最积极的读报人是退休者,出版商阿尔弗雷德.耐文.杜蒙2月对“星期天世界报”就是这样说的:“我们最优秀的观众是老人,退休者。”

高雅的遇险 通俗的来救

报刊们尝试着以种种方法来自救。出版社们纷纷压缩自己的出版物,导致大量的员工流落街头。“南德意志报”把其麾下颇有创意的青年杂志“现在”(jetzt)停了,“法兰克福汇报”把大有成就与影响的青年编辑兼作家福洛里安.伊利斯和以他为首的整个副刊“柏林报导”扫地出门。经济上困难更大的“法兰克福评论报”更是在过去3年里把它的员工从1700人削减至750人,削薄了一半还多。

再就是通过新的业务领域来填补收入损失。南德意志报引入了一个在意大利大获成功的点子:推出了一个名为“SZ图书馆”的长篇小说丛书。果不其然:6个月内就推出了500多万册这种廉价小说。于是,竞争对手们也纷纷撸胳膊挽袖子,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丛书,还有DVD图书,广播剧“图书馆”。

小小的版本 大大的效果

其它出版社则钻进了袖珍圈套。便宜的袖珍报刊如“ 紧凑世界”(Welt kompakt)、“新闻”(News)或“20欧分”(20Cent)特别适宜于地铁乘客,它们的内容经过了压缩处理,可让人在上班途中读完。长篇幅的背景报导和分析不适宜于这种廉价出版物,它们几乎只能容纳新闻通讯社的短讯。在英国,出版社转入袖珍领域甚至带来了出版量的增长。但英国的袖珍不同于德国,英国人在内容上并不去压缩。

网上的虽好 收费的不要

印刷媒体失利的得益者是网络新闻业。格洛茨和麦耶-路赫特的调查报告认为,“互联网将在可见的时间内成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日常新闻媒体。”报告称,到2010年,网络新闻业将占有63%的民众。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互联网将踩着报刊的脑袋踏上每日信息供应的高台。

罗宾.麦耶-路赫特是这样归纳网络媒体的优势的:“网络新闻业带来的是,迅速而即时地出版,不断地更新报导。”此外,对读者来说还有个好处,即可以迅速唤出多家媒体的相关报导,进行比较性阅读。他说:“从媒体的多样性上看,日报已经不再是获得信息的第一渠道。”随着媒体的增多,读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根据自己独特的需求来寻找信息。

网络新闻的量体寻衣特性、新闻的简短,这些在许多人心中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好处。麦耶-路赫特坚信,不少读者觉得十分地对不起日报,他们不能够通阅全报,心里会产生惭愧不安之感。他说,他算过,“谁要是真的从头到尾读完一份大报,经常需要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然而,网络媒体始终面临着一个大困境:资金来源。现在互联网新闻普遍地仍是不收费的。对网上信息,没有几个人愿意付钱,尤其是那些满天都是的新闻,用麦耶-路赫特的话说:“新闻领域里至今还没人能够在网上收费提供方面站住脚。”所以,网络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始终是广告。据在线出版者协会(Onl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一份调查报告,欧洲网站70%靠广告生存,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但麦耶-路赫特不排除将来为新闻报导内容收费的可能性,“网络使用越密集,越各取所需,收费内容的机会就越大。”

未来的网络 新闻的未来?

虽然专家们对网络媒体是未来之星,而印刷媒体将继续丧失营业额这一点看法一致,但他们无法推断,网络媒体的收入是否有朝一日会达到印刷媒体黄金时代的规模。不久前,明镜周刊在线的弗朗克.帕塔龙说:“在线媒体所赢得的,无法填补离线媒体们所失去的。”

不少专家也不忘对印刷媒体作些个安慰。罗宾.麦耶-路赫特就认为:“如果互联网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导,年轻的读者们也会重新开始喜欢那些高价值的报刊的。”在媒体专家米歇尔.哈勒尔眼里,未来更是属于报刊们的:“假如说文明进程和个性行动自由的进展会融合起来,那么,‘印刷’始终是未来媒体。”他的理由是,没有一种媒体象报刊能够提供那么高的自由度:读者可以自己决定,读什么,何时读,在哪里读,读多少次。然而,网络媒体的鼓吹者们强调的网络媒体优势却也恰恰是这几条。

在报刊研究者罗伯特.布隆胡贝尔(Robert Brunhuber)眼里,报纸是印刷的还是以其它什么方式出版根本无关大局:“报纸的印刷只是一种暂时的发表形式,这跟报纸的特性毫无关系。”你知道,布隆胡贝尔是什么时候说这个话的吗?1907年!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