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美国优先” 对抗“中国优先”

2019年12月27日

即便美中12月中旬宣布部分达成协议,悬而未决的问题依然数不胜数。一场贸易纠纷逐渐演变成两个大国之间的全面较量。

Symbolbild USA-China-Handelskrieg
图像来源: Colourbox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原定12月15日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离这一天到来仅剩两天时,双方才宣布部分达成协议。华盛顿对业已执行的关税减半,北京将购买更多美国产品,首先是农产品。此外,协议将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规范,同时涉及金融领域及货币问题。

在近两年的贸易冲突之后,一切都会变好,两个大国之间的纠纷将在新的一年里从头条新闻里消失?有理由对此表示怀疑。仅从华盛顿中国政策的强硬态度上就可见一斑。12月初,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加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的法律。

科隆大学政治学者耶格(Thomas Jäger)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根本冲突是,美国希望中国能够改变经济政策,让美国企业更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有更大的空间,并且保证其高科技不被窃取。"

这位外交安全政策专家指出,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碰到了一个早就在执行类似政策的伙伴。"观察一下中国领导人的国际经济政策就会发现,那是中国优先政策。现在双方碰到一起,这一根本冲突将表现为各种小冲突。"他说,两个竞争对手现在都在评估,哪些方面不需要,哪些方面需要依赖对方。

冲突焦点:高科技

冲突之一是5G通讯网络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美国指责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共领导层关系太近,并将华为驱逐出美国市场。但美国的盟友仍在就是否继续与华为合作展开激辩。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费尔伯迈尔(Gabriel Felbermayr)最近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最终的问题是,可不可以和不信任的国家继续维持分工合作。"他说,这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美国不再向中国供应芯片,中国的手机生产就会停工停产。如果中国不再供应稀土,德国默克集团就无法生产iPhone显示屏所需要的原件。如此类推。"

青岛港的集装箱码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UMA Wire/Y. Fangping

全球化的新阶段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美中贸易战将全球化推向一个新阶段,导致全球供应链一分为二。瑞士银行Reyl在新加坡的投资经理刘易(Daryl Liew)表示,"长期来看将出现两个供应链,一个由美国主导,另一个由中国主导。"他在接受门户网站Watson采访时表示,"因为中国科技产品便宜, 大多数新兴国家和非洲国家都将跟着中国。"

静观事态

新加坡亚洲贸易中心创始人和执行董事埃尔姆斯(Deborah Elms)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亚洲的伙伴都在观望事态的发展。她说,"企业先会保留自己的供应链,因为中国提供广泛的商品和服务,而且比其它任何地方都更迅速、更便宜。即便可以在南亚某地建新厂,并且获得许可和执照,要找到合适的工人和技术设备也非常困难,更不要说为生产出的产品提供运输所需的卡车、箱子等等。"

埃尔姆斯指出,该地区现在就已经感受到美国对抗性贸易政策的后果:"贸易纠纷让许多企业重新思考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对美国的信任度在降低。"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ASS/A. Ivanov

冲突何时结束尚不可知

两国大国尽管达成部分协议,但没有人知道,今后的路还将怎么走。许多观察人士认为,将出现一个持续的"小步走政策",会有令人惊讶的缓和迹象,但也不排除使用新的威胁手段。鉴于美国将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举行总统大选,许多观察家认为,特朗普不会继续让冲突升级,以免承担激怒美国消费者、影响选举的风险。由于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要花更多钱。

缺少施压手段

科隆大学政治学者耶格认为,这场冲突将长期持续,而世界其它国家多少只能坐视成败,因为美中的贸易伙伴缺少施压的手段。他说,"可以不向中国出口德国葡萄酒或者不向美国出口意大利奶酪,这对产地的人们当然是个很大的损失,但并不会让他们有切肤之痛。"耶格总结道,即便德国人不继续在中国生产宝马,世界也不会崩溃,只有宝马公司自己的员工才会体会到这是什么滋味。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