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联合国与时代精神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1月21日

任何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联合国也不例外。面对当今恐怖主义势力泛滥、贫困化趋势加剧的现实,人们有必要提出半个多世纪以前诞生的联合国是否合乎时代潮流。就这个主题,20、21日两天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以及波恩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举办了一次研讨会。

巴格达飘扬着联合国国旗图像来源: AP

会议日期不是随意挑选的,因为人们没有忘记,1949年11月22日签订的“彼得斯贝格协议”,为“联邦德国”奠定了成为主权国家的基础。会议主办单位表示,波恩作为战后联邦德国的前政府所在地以及即将成为联合国城市,是一个最恰当的开会地点。他们认为,本次会议仅是未来一系列类似会议的一个开端。阿登纳基金会秘书长施陶达赫说:


“我们的目标是:在波恩定期举行有关的国际法会议。波恩应该抓紧机会,突显它作为联合国城市的特性,使国际法在波恩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带动有关议题的讨论。”

另一个具争议性的附带议题是,联合国目前的一些运作方式还是以二战结束后的权力分配为基础,也就是说,存在以欧洲为重心的现象。联合国成立时期,许多今天的成员国当时尚未独立。但是联合国至今没有明确处理这个早已改变的现实。例如:“安理会”仍然是由欧美主导表决结果,并且至今提不出一个令各方信服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扩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将可能导致安理会的失控,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常任理事资格的欧洲国家,都在极力争取安理会的席位。

至于安理会行使否决权的问题,也有必要重新加以斟酌。当初“否决权”是在苏联的坚持下设置的,原因是苏联担心安理会中的西方国家可以以多数致胜。波恩大学国际法专家杜尔策尔虽然认同改革的必要,但是他担心的问题是:

“国际法正处于一个很奇特的阶段。一方面,正因为“伊拉克战争”使我们注意到,一切旧有的结构可能已不适用于未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缺乏具有足够能力将国际秩序引导上正轨的国际性人物、或者是国家或政府领导人,至少我个人这样认为。”

来自16个国家的高级国际法专家及政治人士,将在彼得斯贝格就如何改善国际法及联合国组织进行交流。会中发表的论述,将由主办单位提供政界作为政治决策的参考。当然,要达成这个目标还需要一段时日,但它至少是一个开始。杜尔策尔深信,基于欧洲的历史经验,启动这一开端,确实有其必要性,他说:

“我们既有的一种观念是:全世界必须向欧洲学习如何预防纠纷及如何保障和平,这也许没错。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其他想法。”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