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联合国:线上和线下人权同等重要

2012年7月7日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最新达成了维护互联网自由的决议,指出保护网上的言论自由和保护现实世界中的一样重要。但这能实现吗?

2010_handcuffskeyboard © mezzotint_fotolia #27269177 Symbolbild Symbolbild Iran Internet Zensur
图像来源: fotolia/mezzotint

(德国之声中文网)偏偏就是最欢迎人权委员会这项决议的人无法用鼠标一点就看到相关内容。估计,这项决议的文本还是能够冲破网络封锁,通过短信,微博或其他服务得以扩散。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7月5日在日内瓦达成的决议中强调:"有必要像保护线下的权利一样保护人们线上的权利。特别是言论自由,应该不受任何界限以及所选媒介的限制。"

中国没签字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签署此项决议的不仅仅是牵头的那几个榜样性的民主国家,比如瑞典。参与签署的71个国家中也包括部分限制言论自由的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象牙海岸、尼日利亚、突尼斯、土耳其和乌克兰。不出人们预料的是,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对联合国的这项决议持反对态度。

中国会“翻墙”的网民仍是少数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中文部主任冯海音(Matthias von Hein)对这项决议能起到的实际作用持怀疑态度。他指出:"中国的异议人士从现在开始当然会在和自己国家的政府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时提及联合国的这项决议。但这并不能改变在网络上发表批判意见的人有可能被捕的事实。"国外这方面的种种宣言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作家刘晓波的命运。就算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事实给许多人带来了希望,但他现在仍在经受牢狱之苦。

博客微博每天推陈出新

一份在互联网上得以传播的人权宣言使得刘晓波被判入狱11年。他曾经与其他知识分子一道,在国际人权日的那一天签署了这份宣言。官方给他的定罪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除此以外,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国也属于被屏蔽的网站。冯海音认为,联合国推出的此项决议仍无法改变中国从事审查的现状。但他相信,互联网在中国形成公民社会的过程中仍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每天都会有微博因为用户发送了绕过审查的短消息而被关闭,但同时也有新的信息平台出现。

慢慢吞吞的联合国

德国网络活动人士贝客达尔(Markus Beckedahl)认为,联合国的这项决议本应该明确指出"任何一种对互联网的审查都是有害的"。作为"数字化社会"组织的创始人,他致力于维护公民在互联网上的权益,并极力反对正要计划实行的《反仿冒贸易协定》(Acta)。他认为,联合国的这项决议文本中给人留下了太多理解上的空间。重新区分了"好的审查"与"坏的审查"。但他还是非常高兴联合国终于认同人权在互联网上也同等重要。他略带一丝嘲讽的微笑,表示:"其实10年前就应该推出这份宣言"。这也表明了联合国的办事效率有多么的低下。互联网其实早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德国规定:任何执法机构不能没收电脑图像来源: DW

德国法院最近的判决结果规定,法院工作的执行人员没有权利没收电脑。联邦宪法法院指出:"信息处理系统对于许多公民的日常生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早就被列为法院不能没收的物件。它们能让公民"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而这种生活的另外一个日趋扩展的空间就是网络。

作者:Sarah Judith Hofmann 编译:馨月

责编:雨涵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