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联想购IBM后,Cebit上出风头

2006年3月10日

去年年初,联想出资12.5亿美元成功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IT行业的第三大电脑厂商。在今年汉诺威举行的CEBIT展会上,联想甫一登场,便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CEBIT博览会上,参观者享受电脑带来的乐趣图像来源: AP

联想想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它的两个行业劲敌-戴尔和惠普。然而,同对手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德国市场调研专家冯.格尔腾分析后指出,2005年戴尔电脑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17%,惠普为14.5%,而联想仅占7%。回顾这一年,从高端到低端,从中国到世界,无处不见强强竞争的白热化。无论是价格介于1万到4万人民币的商用笔记本电脑,还是不足一万元的低端电脑,都可以看到戴尔和惠普这对曾经的死对头联合起来围攻联想。

要把两家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公司揉捏到一起,从调配成本,融合文化,到稳定人心肯定困难重重,对此人们不可能不质疑。戴尔德国区总裁阿莱恩.班德勒(Alain Bandle)对中国式的谋略吃不太准,“还看不出来,联想会朝什么方向走。我至今还没见识过IT界成功融合的案例。”

在这种情况下,联想仍在一个季度内使IBM摆脱了赤字,盈利达3800万欧元。不过,这仅为预期的五分之一。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联想掌门人杨元庆将之归结为并购IBM后,未达到足够的协同作用。“每个部门都必须更加高效率地工作。”他说。

41岁的他找准了问题的症结。过去的商务模式下,IBM仅仅关注大集团客户,忽视中小客户,产品规模上不去,自然难以盈利。今后两年内,联想将围绕电脑和笔记本,大力加强同中小企业的合作。“此后,再向私人客户扩展,并着力开发产品品种线。”

这家1984年建立的公司,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为40%。但是,“若停留在中国以内,我们的成长肯定是有限的。”杨元庆对记者说。与之相应,联想开始在国际市场使用自己的品牌。近期更风闻联想将于美国上市的消息,对此,公司也肯定地回答:“我们打算在美国上市,以激发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兴趣。”那么,投资联想究竟会不会是一个明智之举呢?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