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胡耀邦逝世,引燃“八九民运”之火

2013年4月15日

4月15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纪念日。《解放军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罕见刊发纪念文章和回顾胡耀邦逝世之际治丧全过程,学生在当时的悼念活动成为“八九民运”的前奏。

Hu Yaobang Der Vorsitzende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Chinas, Hu Yaobang, am 16. Juni 1986 in Paris. dpa
图像来源: 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5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4周年的纪念日,《中国新闻周刊》转发了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背后的故事》中,关于胡耀邦追悼会及官媒讣告发布的全过程,文章披露这位中共改革派领导人治丧时一波三折的内幕。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在内的多家中国官媒转发此文。

该文也无法回避由胡耀邦逝世点燃的"八九民运"之火,文章表示:"在即将起灵时……这天上午,从人民大会堂向天安门广场望去,学生坐满了广场,四周人来人往,他们举着'青年斗士,民主领袖、浴血民主'等横幅,'山雨欲来风满楼',预示着一场大的风暴不可避免了!"

文章还提及多位"八九民运"代表人物如王丹、方励之及其夫人李淑娴,指他们是"想制造事端、搞动乱的极少数";但该文未正面提及"八九民运"和"六四"等。文章沿袭一直以来中国官方对该运动的定性基调,指胡耀邦逝世后出现了"不正常的悼念活动,有人借题作文章;中央分析,形势发展很快,气氛正在发生变化,悼念活动已退居次要位置,一种骚乱的情绪正在增长,一些有组织的活动正在出现。"

[No title]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另外《解放军报》也发表了《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周瑞金及上海社会学学会会长邓伟志对胡耀邦的纪念文章。周瑞金表示"胡耀邦是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正直无私、坦荡胸怀、光明磊落的人";邓伟志在文章中也给予胡耀邦为政为人的盛赞:"有的人在位子上时备受尊敬;一旦下来就没人尊敬。胡耀邦同志是在位、不在位都受尊敬,甚至是不在位比在位更受人尊敬。"

尽管胡耀邦一词在中国各大网络上依然是"敏感词",但早在2010年温家宝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悼念胡耀邦文章;2012年4月3日,中新网也曾发表《胡耀邦墓前清明祭》,公开凭吊这位中共前总书记,并指胡耀邦为"民族脊梁";文章历数胡耀邦逝世的20多年间,陵园先后接待过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200多位省部级官员前来祭奠,暗指胡耀邦在中共党内受到一部分人士的推崇和拥戴。

1989年学生在广场上悼念胡耀邦图像来源: AP

"胡耀邦心中的国家不应该只听一个人讲话"

胡耀邦生前曾言:"我这辈子有两个没有想到,一个是没有想到被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上;一个是没有想到我在退下来以后还有这么好的名声";胡耀邦三子胡德华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不管官方或媒体对胡耀邦近年解禁动向如何,对于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来说,功过都交由历史去评定。

胡德华也向德国之声回顾父亲的政治历程和主张,1986年底和1987年初的学潮中,胡耀邦主张倾听学生诉求,而邓小平表示不赞同,认为赵紫阳是在鼓励"自由化",胡耀邦在1987年亦遭当局指责"反自由化不利",胡耀邦在其后被迫辞去中共总书记一职:"他心目中要建成的国家不应该就听一个人讲话,应该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他对这些事情都比较宽容,但是党内其他很多老同志看不得公众百姓表达自己的愿望,只希望有一个声音,一种想法;你既然承认大家信仰自由,又让大家只有一个思想,实际上是很矛盾的,也是很危险的,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就会形成全民缺少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的民族,必然没有任何创新,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在世界上必然是落后的民族。"

"八九民运"时"天安门四君子"之一的周舵也向德国之声表示,在中共历史上,公众对胡耀邦有比较一致的评价:"胡耀邦是中国共产党的良心、而赵紫阳是中国共产党的头脑。"

胡耀邦的逝世成为"八九民运"的导火索图像来源: AP

"胡耀邦和八九民运无直接关联,他的逝世只是导火索"

胡德华也向德国之声解释,他父亲其实和"八九民运"历史并无直接的关联,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现政治上"小阳春",而胡耀邦的去世,将公众蕴育的政治期待打破,因此才出现"八九民运"初期的悼念,并继而演变成一场民主运动。

周舵也表示,胡耀邦的逝世,成为"八九民运"的导火索,在1986年底至1987年初的学潮之后,胡耀邦被迫辞职,很多学生一直心有愧疚,并在无形中建立了对这位前中共领导人的信任感和情感联结,1989年胡耀邦逝世后,这种情绪被激发:"很多学生觉得自己连累他被拉下台,而且即便从共产党党纪来说,也不符合罢免总书记的程序,海外更直接说这是一场政变,据说当时习仲勋向邓小平拍桌子,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实际上他的逝世就成了一个导火索,而且这场风暴也并不是必然就变成这样。"

周舵也介绍,由胡耀邦逝世引燃的"八九民运",当时并未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在当时中共最高决策层也是两派意见:"赵紫阳讲得很清楚'要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而李鹏和李鹏周边的保守力量就象4.26社论,完全把学生看成一股敌对势力,说背后有黑手在操纵。这完全是共产党一贯的阶级斗争逻辑。"

胡德华表示当外界纷纷解读中国媒体上关于胡耀邦纪念文章背后可能的政治信号,及是否会解禁和"平反六四时,他不愿意去多做解读及抱更多的希望。而周舵则表示,目前未看到习李上台后有"平反六四"的迹象,但习仲勋曾经强力反对 "镇压六四",所以不排除习近平继承其父亲的政治"正资产",因为"六四"关联党内重大利益,习近平未稳固权力之前,短期内不会在"六四"问题上作出重大决策:"从规律上来判断,新上台的领导班子不会有这么重大的动作,因为'六四问题'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少要等一年以后,甚至更晚一些。听到很多消息,都说习家的人一定会为'六四平反',什么时候什么方式,无从猜测。"

作者:吴雨

责编:苗子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