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印巴之行值得高度重视
2006年11月20日2006年在印度和中国都被作为友好年来庆祝,举办许多文化活动,邀请双方高级经济代表团,现在作为这一年的最高峰,胡锦涛来访。尽管这两个邻国的关系近年来明显改善,但总的基调还是冷的,带有不信任的。
1962年,两国间爆发了一场时间短暂,却十分激烈的战争。那时,中国军队深入了印度东北部的阿鲁纳洽尔邦,直到今天仍要求获得那里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新德里的印度国防研究分析所的苏吉特.杜巴对德国之声记者说,他认为,这个邦的所属很久以前就已经规定好了,会很快找到解决边境冲突的方案的:“中国的立场是,这片巨大的领土以前不属于两国中的任何一国。在它成为印度东北的边境邦之前,那里有许多西藏型的寺院。印度的立场则是:那里的人既不是中国裔的也不是西藏裔的。印度认为,领土要求早在1914年就已经在西藏和当时的英印政府之间得到了解决,那时划出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当然生活在那里的人有时更多地落入这个王国有时更多地落入那个王国的势力范围,但主要是落入(印度)东北部王国的势力范围,比如印度的阿萨姆(Assam)。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人是印度人。”
中国和印度一年半前开始了一个战略伙伴关系。在此前提下,双方反复强调良好双边关系对塑造有利于他们的力量关系,为亚洲和世界稳定、发展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性。这两个国家都是蒸蒸日上的经济大国,每年经济增长率达到或几可达到10%,双方都认识到对方的潜力。
但是对中国的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印度持怀疑态度。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经济专家汉斯.希尔佩尔特是这样看印度态度的原因的:“也许因为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得益者将是中国。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竞争力极强的出口国,印度对此抗拒能力较弱。假如实施了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商品将潮水般涌入印度市场,而印度企业将会吃亏。另一方面,印度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原料或半成品或软件产品和为IT领域企业提供的服务。这些领域进入中国市场本来就没有很大的贸易障碍挡道。”
访问印度后,胡锦涛主席将继续前往巴基斯坦。他将在那里逗留3天。专家们认为,中国要以此避免巴基斯坦重于印度的印象。
胡锦涛主席的巴基斯坦之行将受到印度最密切的关注,因为在美国事实上承认印度的核大国地位后,中国打算在核层面上更密切地与巴基斯坦合作。据说,巴基斯坦和中国很快就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么一个协定对中国的意义是保证销售和能源市场,对巴基斯坦来说有着更多更重要的意义。
希尔佩尔特说:“巴基斯坦长期以来是中国的一个紧密的政治盟友。我认为,巴基斯坦会更大程度地对中国敞开。尤其是,巴基斯坦的工业发展程度比印度要落后很多。巴基斯坦人对自己说,我们宁可依赖于中国,也强于依赖于印度。再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政治冲突还远远没有解决。尽管两国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两国也都在南亚自由贸易协定上签了字,但他们互相间实际上不做生意。”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的关系从来就决定着并将继续决定着南亚和整个亚洲的未来。因此,太多事情取决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行。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