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有一千名异见人士入载“流亡档案”
2006年1月31日拉斯克—许勒文学社社长Hajo Jahn周一宣布,第一千名被荣载“流亡档案”的是自1933年开始在苏黎世剧院从事文艺创作的演员及导演刘纳德·施泰克(Leonard Steckel)。1971年,施泰克死于一场交通事故。
迄今为止,“流亡档案”(www.exil-archiv.de)已经运转了两个春秋。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点击进入这家网上档案馆,看一看在20世纪究竟有哪些有名的、无名的异见人士遭受过当权者的噤声令,被迫流亡海外。在生平简介一栏中,大家可以读到他们的故事以及链接文献。语言选项除德语之外还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捷克语和波兰语。Hajo Jahn在谈到创建网站的动机时表示:“全球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的迫害一直都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
这个“档案馆”的资助者是艾尔瑟.拉斯科尔-许勒被焚与被逐诗人艺术家基金会。
“流亡档案”现已收录1000名来自世界40 多个国家、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作家、人文科学工作者的档案资料。例如以色列历史学家保罗·阿尔斯伯格(Paul Alsberg)、希腊演员及歌唱家梅莲娜·梅尔库丽( Melina Mercouri )、智利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华裔诗人杨炼、已故作家巴金等。为德国之声等多家德国媒体撰稿的自由记者史明也在检索范围之内。
德国和西方国家当年流亡人士的档案建设得较好,比如爱因斯坦,不仅有编年,而且还有录音。托马斯.曼等人的情况也类似。
这个档案馆还在建设中,尤其跟中国有关的,应该说这个“档案馆”还缺乏了解。巴金是否应该纳入流亡者名单,本身就是个问题。应该说材料还相当不全。仅就中国人而言,更著名的诗人北岛,记者作家刘宾雁等都还未有传记。巴金之被列入显然也是根据去年巴金去世时德语媒体刊登的资料。有兴趣者也可向这个“档案馆”推荐,或提出建议。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