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莫言与政治

2012年12月10日

中国作家莫言今天被授予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瑞典文学院的颁奖决定,对莫言的获奖资格,中国国内外均有争议。莫言本人数天来在斯德哥尔摩多次公开场合上有关文学、政治问题的表态给相关争议提供了新材料,引起德语媒体的关注。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12月10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以“石块飞舞与花束”为题刊登一篇文章指出,莫言一再表示,文学应不涉政治,其实,他自己却非常清楚,在中国这一特殊政治环境下个人应有何种态度。若进退失据,便成尴尬:

“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颇为不易。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受到‘出卖’的指控。因为,他们或者是现存制度的叛逆者,在国内因此受到辱骂和迫害;或者与当局合作,因而不得不听到来自境外的或国内的政府批评者的不满之声。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属于第二类。 “莫言称,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其实,他效法的写作模式来自奥利弗·特维斯特和查尔斯·狄更斯。不论伴随多少感情色彩,这一模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类似于工业化初期时代英国所处的历史发展点。

莫言更接近狄更斯?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对狄更斯的看法历来大相径庭。卡尔·马克思为他辩护说,一个作家只要能无情地描绘出一个时代的画面就够了,由此产生的政治行为可以交由他人去完成。……文学应超越政治,或至少是在不同领域活动,对一位当代欧洲作家来说是天经地义。……对中国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那里,公众受到操控,作家是危险人物,监控无所不在,由此产生的道德责任是一种直接的责任。—这就是莫言获奖面临的批评主调”。

莫言在上海的一次书展上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莫言的文学观

当天的《法兰克福汇报》副刊也刊登一篇文章,对莫言的文学观作了分析。文章强调, 莫言的文学观在中国年轻一代中也受到质疑:

“对公共氛围的基本怀疑,莫言的行为一方面是基于毛主义时代的经验,那时,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所戴面具的位置是否端正;另一方面是基于(毛主义之后)时代的解放感,这时,文学至少被允许可以描写政治以外的生活。他尤其感谢党在七十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他称,没有这一政策,他‘绝无可能成为’现在的他。以后又增加了一种佛教的视角。根据这一视角,‘人类生命中的许多争斗都毫无意义’。

“这是一种明显不同于政治自由主义的经验。政治自由主义摈弃政治暴力,强调智性,要求知识分子取得内外一致,实现公共生活的和谐。如此,这种政治自由主义也就会对这样的一位作家提出批评:作为一个公共人物,他甘愿听凭国家机构任意驱使自己。年轻一代的中国博客和作者们便表示不能认同莫言的生活经验,并要求他公开说出坦率之言”。

摘编:凝炼
责编:李鱼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