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时代”的外交政策
2014年5月26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莫迪(Narendra Modi)当选总理让印度将近1.8亿穆斯林不免担忧。因为他从青年时期就加入了激进的印度教右翼组织“国民志愿服务者联盟”(RSS),该组织奉行印度教民族主义原则。此外,很多人对2002年发生的流血事件也心存余悸,当时莫迪是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首席部长,那一年,一辆载有印度教朝圣者的列车突然失火,事后有报道称,纵火犯是一群穆斯林。随后该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这场针对穆斯林的屠杀导致近千名穆斯林死亡。
不过有专家相信,而今这位印度人民党(BJP)领导人上任后不会打出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牌。印度金达莱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超里亚(Sreeram Chaulia)表示:“有可能莫迪的仕途初期以右翼开始,但是他在政治上必须,也将会向中间方向移动。”
而新德里的政治教授穆尔提(C.S.R Murthy)则表示,在外交政策方面,莫迪的表现也必须更加温和。因为在公开场合只讲印第语的莫迪在国际舞台上稍显稚嫩:“他对外交政策不是很熟悉,现在还缺少能够进行谈判的经验。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好的建议。另外,谁将成为他的外交部长我们目前也还并不清楚。”穆尔提还表示,上任之后,莫迪要履行自己的选举承诺,要重振印度经济。平均而言,大约5%的增长在过去两年还不够,不足以给印度人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这方面他能够充分发挥在古吉拉特邦执政的经验:他允许国内和外国投资,建成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且创造了多个工作岗位。
对美欧兴趣浓厚
而为了促进经济,他需要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建立稳定和相互满意的关系。华盛顿政府在2002年流血事件之后拒绝向莫迪发放签证,而今美国正在尝试修复双方关系。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南亚专家瓦格纳(Christian Wagner)表示,奥巴马已经向这位印度新总理发出了访问美国的邀请。这位专家认为,双方都对维持着良好关系有着强烈的愿望。
欧洲各国,包括德国,在发生了古吉拉特邦的反穆斯林流血骚乱之后也对莫迪表示出了冷淡的态度,不过这些国家已经在2012年与莫迪恢复了正常关系。印度人民党的多个成员都对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模式赞赏有加。政治教授穆尔提认为,在莫迪的行事日程上,与这些国家进行紧密地合作一定是重要且紧急的话题。他猜测莫迪很快就会访问美国和欧洲:“莫迪一定很愿意到这些地方进行访问。也许他也是借助这种姿态向国内释放一个信号,即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被遗忘了。”
但是人们也看到了一些其他的信号。当议会选举结果被宣布之后,莫迪收到了来自各地的祝贺。而在第一批收到莫迪答复的人中包括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在推特中写道:“印度和俄罗斯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我们将会在许多领域继续加强双方关系。”
印中关系
尚未解决的边界争端、印度北部给达赖喇嘛提供庇护以及印度的“东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给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带来负担。此外,中国给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支持以及因战略发展而在南亚和东南亚建成的基地也让印度感到不满。南亚专家瓦格纳认为,如果出现了意外事件,中印之间就会出现问题。不过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教授、政治学者斯瓦兰·辛格(Swaran Singh)的态度却相对乐观:“印度的新政府很可能会着眼社会发展,而在这方面,中国则是主要的合作伙伴。莫迪已经多次到访中国,他对中国的领导层比较熟悉。这会给伙伴关系起到润滑的作用,也会给一些反复出现的敏感话题降温。
重新走近的机会?
而莫迪当选印度总理可能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重新走近的一个适当的机会。在邀请参加莫迪就职仪式嘉宾的名单上,就有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Nawaz Sharif)的名字。经过了长时间的犹豫后,谢里夫确认将出席仪式,由此成为首位出席印度总理就职仪式的巴基斯坦总理。观察者希望这两个敌对邻国之间的困难关系会有所改善。
南亚专家瓦格纳认为,莫迪将会与巴基斯坦扩大经济合作。不过现在要看巴基斯坦的动作了,因为印度已经给予了巴基斯坦最惠国待遇。不过后者却依然迟疑是否赋予印度同等优惠。
但许多隐患依旧存在。权力强大的巴基斯坦军方和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一直都对密切双边关系十分担忧,可能会阻止两国的重新接近。印度再发生恐怖袭击或者是克什米尔再次发生暴力都会是双方和解的阻力。
作者:Grahame Lucas 编译:文木
责编:张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