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菲舍尔与施罗德在外交上分道扬镳?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7月16日

德国外交部长菲舍尔在北京访问期间的讲话引起了德国媒体的广泛重视。全国性大报和地方报纸都注意到,菲舍尔对中国人权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批评:

菲舍尔与中国外长李肇星图像来源: AP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说:“外交部长菲舍尔与前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站在同一行列。菲舍尔访问北京证明,与中国领导人可以进行理智的政治对话,人权这个话题不能省略。他开诚布公的表态当然会遭到中国外交部长的反驳,但这并不是坏事。……如果我们善意地理解,可以把德国外交部长的表态看作是对东道主的提醒。”

德国金融时报写道:“菲舍尔利用访问中国的机会,表明他与施罗德总理不一样:面对中国外交部长李兆星,他以明确的语言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这是正确的。施罗德总理在与远东经济大国对话时,使用了巴结讨好的做法,使一些人感到厌恶,纷纷离他而去,而菲舍尔的态度则赢得了这些人的好感。此外,菲舍尔在北京也不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反正北京那里没有忘记,正是他和他的绿党抵制了联邦总理向中国出口哈瑙原子工厂设备的计划、反对取消对中国武器禁运的建议。…… 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样,目光都向着联邦总理施罗德。把他看作是定调子的人物。中国人知道施罗德对他们的重要性,只要中国人看到施罗德站在他们一边,菲舍尔就不会破坏他们的安宁。”

曼海姆晨报问道:“应该总是使用漂亮的外交言辞吗?菲舍尔没有考虑这样的格言。面对国际新闻界,他宁可给吃惊的中国外交部长上一堂人权课,以此爽快地表明了他与施罗德总理的不同看法。施罗德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总是以最地道的务实政治家的面貌出现。现在,德国外交政策由外交部长自已掌舵的情况越来越少,菲舍尔在北京的做法并没有改变这样的状况。最重要领域的外交成了内阁老板的事,如有必要,联邦总理在人权问题上宁可两只眼睛都闭上,中国以外的问题也是这样。”

劳西茨评论报认为:“菲舍尔知道这些问题在外交上的爆破力,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宣传的对话愿望。他在摄像机前提出批评,迫使这个亚洲巨人做出反应,这样他不仅做了他的外交部长和绿党政治家应做的工作,也出色地完成了施罗德总理放弃的任务,因为去年十二月,施罗德访华时对北京的人权政策毕竟一字未提。”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