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萨尔州和天津

2002年10月9日

在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中,“经济”往往是最关键的词汇和最通用的合作法则,萨尔州和天津市的合作中,使用的正是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经济”语法,也正体现了邓小平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萨尔河静静地流过这片美丽富饶的山谷,带走了沿岸葡萄酒的醇香图像来源: AP

谈起几周前的天津之行,萨尔州经济部对外贸易部门主任基法贝尔先生仍然回味无穷,他说:

“尽管我来自世界发达国家,但却对中国充满活力的景象留有很深的印象,这首先当然是经济发达地区,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以及天津这些大城市。我们看到了,天津正以很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我们当然很自豪,因为她是我们的友好城市。”

德国萨尔州与中国天津市的友好关系建立于1994年9月,向外界寻求合作的共同愿望使这两个相距万里的地区联系在一起。作为德国最小的州之一,萨尔州只有一百一十万居民,在这块位于德国西南边界2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摩泽尔河和萨尔河静静地流过这片美丽富饶的山谷,带走了沿岸浓浓的葡萄酒的醇香。

因为地处德国、法国和卢森堡三国交界,萨尔州从来就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地,换一个角度说,也是各种交流活跃的地方。这使她在推崇国际合作的今天,毫不怯色地展露小女子的干练,小小天地反而经营得有声有色,留得各方口碑。

相对于萨尔州,中国著名城市天津则像个深谙世事的男子,目睹中国历史上沧海桑田的变迁,静怀古今事,笑纳八方客。天津市位于渤海沿岸,靠近首都北京,面积约一万二千平方公里,人口近一千万人,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老工业区,其悠久的工商业发展史可追溯到17世纪。

作为中国闻名的“北方门户”,在拓宽国际交往战略上,天津比中国其他城市走得远远要早,要勇敢。1973年6月,在当时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支持下,天津市与日本神户缔结了中日两国间第一对友好城市。到目前为止,天津市共与世界上16个国家的18个著名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关系,遍及世界六大洲。1994年9月27日,天津市与德国萨尔州正式签署了建立友好关系协定,开始了以政府带动企业的经济合作路线。

在与外界交往中,天津市始终明智地将“经济”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友好城市渠道,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以此进一步带动其他方面的合作。1984年成立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这个战略的直接产物,它打开了天津市对外招商引资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成为中国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如“摩托罗拉”、“可口可乐”等公司很早就这里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区的重要生产基地。德国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企业,“威娜宝”化妆品公司也在1982年进入中国的时候首选天津。如今,在天津开发区注册的德国著名企业近30家。

1997年,天津开发区在德国科隆设立办事处,宣传天津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欧洲企业落户天津开发区。

天津开发区欧洲代表处主任华嘉先生介绍外商在天津市投资的种种优势,说道:

“天津是一个老的工业基地,她在机械制造、汽车、电子、化工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而且,天津是中国直辖市之一,交通非常便利;同时,天津还有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码头。再有,天津劳动力资源非常充实,而且还有很多大学、研究院作为依托,这样,外商到此来投资,不会在选择人才这方面发愁;相对于北京或者其他地区,天津的劳动力成本要低,这样更便于管理。”

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使萨尔州与天津市在友好合作上风格非常实际,没有太多的客套,谈话就直奔主题。9月初,萨尔州对外经济部的一支政府代表团前往中国,访问了天津,为两地区将来的经济合作进行先期准备,以疏通双方间的投资渠道。

萨尔州经济部对外贸易部门主任基法贝尔先生表示:

“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并不能以政治取代经济,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帮助萨尔州和天津市的,当然还有中国其他地区的企业,进行更紧密的发展合作。其实萨尔州和天津的企业之间早已存在各种交往,这些联系并没有政府的牵线。这一次的访问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德国企业在和中国伙伴的合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们现在当然更想和我们的友好城市天津继续加深交往,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开通门户。在和天津政府官员的谈话中我们也得到这样的印象,他们非常欢迎前往投资。我们政府间的交往并非只是为政治服务,而是为打造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平台,为萨尔州与天津之间建立更持久的经济关系铺平道路。”

现在,一份行程安排表已经被早早摆上桌面。明年五月份,萨尔州州长米勒先生将亲自率领一个庞大的经济代表团,访问天津。随行官员,包括许多知名企业的代表,具体议程都已列入计划,只欠明年东风渐起的时候就此开拔。从议项中我们看到,“经济”仍然是最关键的词汇和最通用的合作法则。它避免了因各种原因存在的政治歧见,文化悬殊或者宗教冲突,从而在实际交往中实现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在萨尔州和天津市的合作中,使用的正是这样一部国际通行的“经济”语法,这也正体现了邓小平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