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的亲戚们
2012年9月1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正如一位网民所说,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影响,就是让民众注意到很多官员的手表数都在三块以上。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就是该思想最新的一个“牺牲品”。他说买过5块表,却被网民搜出了11块,于是解释说,他和儿子都有这爱好,经常轮换着把玩。可是,网民对众多领导不约而同的名表爱好的兴趣在于:这些表从哪里来的?
脑筋急转弯似的答案是:从名表店里买来的。因此,当我们路过柏林名店卡迪威(KaDeWe)的名表专柜时,忍不住探头观看。果然,有且仅有一群中国人,挤在欧米茄柜台前选购。再往前走,浪琴、雷达、劳力士等柜台前都晃动着中国人的身影。购表者未必跟贪官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的形体和表情传递出的共同信息,在前述新闻面前,呈现出某种喜剧效果。
随行的大姐说,她有时请从中国来的客人去顶楼餐厅吃饭,可是他们往往一头就扎进了名表店。一个姑娘还兴致勃勃地告诉她欧米茄的各种款式以及在各地的价差。大姐不解地对她说:“你们这些脑子都用来琢磨些啥呀?”
一个人的脑子可以自由地用来琢磨任何事情,包括对名表的收藏和赏玩。不过,如果有太多的人都在琢磨名表的事,同时又有太多的官员的手腕都变成名表展厅,那就难免让人发出疑问了。
无论是在庄严肃穆的教堂,还是在古思悠然的文人故居,你都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拎着大袋小袋的名牌服饰,大呼小叫地合影留念,也让人感觉怪异。
在国内的网络舆论中,这些人中的很大部分,不仅有公款旅游的嫌疑,而且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丢了中国人的脸。据我的观察,公款旅游固然居高不下,但个人消费也日渐增多。对于后者的言行举止,我向来持一种同情的理解。相比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人出国不容易,即便自己等到了机会,亲戚邻居未必能如愿。因此,趁着可能一辈子就一次的机会,为自己也为亲戚邻居买回一些能管三辈子的纪念品,也算是一种“人之常情”。此外,普通中国人到欧洲,很多时候都只能通过组团,人多嘴杂,难免喧哗。
不过我还是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第一,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变得容易了,为什么对奢侈品的兴趣有增无减?第二,即便好不容易出国一次,为什么不是趁机看更多的人文景观,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而是要花大把的时间选购其实在国内也能买到的服饰?
十多年前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去意大利小镇旅行时,不少旅店老板都对她说,我知道你们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早餐都特爱吃咸肉吧。原来中国来的旅行团,在吃免费早餐时,几乎都首先将咸肉一抢而光,所以很多店家为中国游客准备双份咸肉。真正的原因,不是他们在国内的生活习惯如此,而是肉类食品贵且饱腹。
这个故事已经过时了。现在关于中国游客的笑话是这样的:在巴黎一家名品店,服务员拦住一个拉着特大旅行箱的中国人说,麻烦您请将箱子寄存,只有钱包可以随身带着。中国人拍了拍特大旅行箱说:这就是我的钱包,里面都是现金。
前一个故事讲的是贫困和匮乏,后一个故事呢? 在我看来也是如此,只不过从物质说到了精神。包括大部分官员在内的中国权势阶层的精神空虚,和他们手中日益增长的权力和财富,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矛盾。
作者:长平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