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正在继续努力阻止乌克兰战事 。他还表示,他已收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承诺,在习的任期内中国不会攻打台湾。
然而,现实是,人们越来越担心乌克兰战事恐怕将持续下去,并将继续消耗大量武器。美国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盟友担心,如果俄罗斯或中国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取胜,就会进一步发动掠夺领土的战争。
更多阅读:德国加码援乌:战场催生新科技?
上周在伦敦东部举行的国际国防和安全设备展览会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之一,众多企业都希望搭上欧洲乃至全球不断增长的国防开支这班车 。
展会期间以及展会开幕前,英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公告,包括向挪威出售英国制造的反潜护卫舰的协议。但与此同时,多家中小企业也抱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在授予合同方面往往过于迟缓,导致雄心勃勃的初创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展会期间,科技巨头谷歌与英国政府签署了一份价值4亿英镑的协议,用于开发安全的云计算系统,以便与美国及其他盟友更好地共享信息。
德国政府1月25日证实,即将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德国一直表示会向乌克兰提供广泛的军事援助。此间包括“黄鼠狼”步兵战车、陆基防空系统Iris-T SLM、猎豹式自行高射炮和Mars II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在内的大量德国武器装备都送入乌克兰战区。2月3日,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向乌克兰出口豹1坦克。 图像来源: Martin Meissner/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政府2023年2月3日向乌克兰发放了豹1主战坦克的出口许可证。豹1坦克是二战后为联邦国防军研制的第一款主战坦克,生产于196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2月7日,德国经济部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78辆豹1A5型坦克。
图像来源: Thomas Imo/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 豹2坦克是主要服役于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主战坦克,总共有A1到A7等多个型号。它可用于对付最高达3500米高度的飞机和直升机,也可用于对付轻装甲地面目标,如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因此,它既是防御性武器,又是进攻性武器。德国政府发言人黑贝施特赖特(Steffen Hebestreit)1月25日证实,德国打算从联邦国防军库存中向乌克兰提供14辆豹2A6主战坦克。
图像来源: Peter Steffen/picture-alliance “黄鼠狼”步兵战车( Marder )用于战场运兵,并提供火力支援。射击手可从战车内对外射击,是一种多用途武器系统。该战车可为6、7名射击手提供空间,打击地面和空中目标。德国准备总共向乌克兰提供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
图像来源: Philipp Schulze/dpa/picture alliance Iris-T SLM是一种陆基防空系统,是德国代傲防务公司制造的Iris-T防空系统的升级版。该系统可保护城市和军队免受多次同时发生的空袭。它被认为是2022年最先进的防御系统之一,射程长达40公里,售价1.4亿欧元,属于北约的中程防空系统。去年10月,德国将首批一套Iris-T SLM移交给乌克兰武装部队。德国计划总共提供4套该系统。
图像来源: Shan Yuqi/Xinhua/IMAGO 猎豹式自行高射炮是德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首款重武器。这款防空炮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能够紧随装甲部队行动,为前线作战单位提供低空防卫。到目前为止,德国总共交付了30辆猎豹式自行高射炮,还有7辆即将交付。
图像来源: Maurizio Gambarini/dpa/picture alliance Panzerhaubitze 2000自行火炮,简称PZH 2000自行火炮,是一种由德国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和莱茵金属为德国陆军设计制造的自行火炮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之一。装入火炮的60发炮弹可以10秒3发的速度发射完毕。根据所用炮弹形式,可打击30至56公里内的目标。据联邦政府网站消息,德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7台这样的自行火炮。
图像来源: Sebastian Gollnow/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5套MARS II 多管火箭系统。该系统可以发射与美国“海马斯”系统相同的导弹。Mars-II每分钟能够发射多达12枚导弹,射程超过70公里。不仅如此,导弹发射器系统可以使用GPS或投雷导弹进行制导。
图像来源: Sebastian Gollnow/dpa/picture alliance 装甲架桥车主要用于快速架设桥梁,令部队迅速通过河流,普遍装备于工兵部队。战时对于恢复被破坏的基础设施以及向平民众提供食品和药品都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向乌克兰交付了三辆“海狸”装甲架桥车,接下来还会提供13辆。
图像来源: Patrik Stollarz/AFP via Getty Images 这是德国军火公司Dynamit Nobel Defence研制的无后坐力火箭筒。德国目前向乌克兰援助了3000件铁拳三型火箭筒,外加900个配套手柄。它从肩上发射,可对付400米以外的固定目标和300米以内的移动目标,可穿透厚达300毫米的装甲钢。有媒体分析认为,在冷战期间铁拳三型火箭筒的诞生就是为了对付前苏联时代的装甲部队,而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数量最多的就是前苏联时代的T72主战坦克,所以向乌克兰提供这种火箭筒也是有一定针对性的。
图像来源: Sebastian Gollnow/dpa/picture alliance “毒刺”(Stinger)是一种肩射红外制导地对空导弹,由美国雷神(Raytheon)公司1980年研发并在美国制造,不过,多年来也已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生产,并延续迄今。实战经验显示,“毒刺”是一件操作简单、极其有效的利器。尤其在苏军占领阿富汗期间,美式装备的阿富汗武装曾击落不少苏制战机和直升机。 一旦锁定目标并发射后,导弹即能在约4000米的距离内自动跟踪目标。
图像来源: Ingo Wagner/dpa/picture alliance Strela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箭”。这款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以说是前面提到的“毒刺”防空导弹的苏联对应版本。这次德国将前东德库存的2700件9K32“箭-2”便携式防空导弹(9K32 Strela-2)送到了乌克兰。虽然箭-2的版本已经有些过时,但它仍然可以在战场上发挥效用。它的射程在500米到4.2公里之间,可以射到2300米的高空。
图像来源: Michael Mandt/Bundeswehr/dpa/picture alliance
但优先事项往往是研发那些可以迅速规模化生产的武器系统,而且成本足够低廉,以便能大规模使用而不至于造成巨额开销。这其中包括研发新一代价格可负担的“拦截型无人机”,能够击落其他无人机和导弹,成本远低于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爱国者”导弹每枚售价超过400万美元。无论是在乌克兰,还是对于美国及其盟友的自我保护,都需求旺盛。乌克兰尤其致力于寻找成本更低的方案来击落俄罗斯导弹。
对于最具进取心的军工企业而言,其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两年前在伦敦DSEI军火展上展出时,爱沙尼亚地面无人载具公司Milrem还在为其最新项目争取欧洲资金。如今,Milrem的基础型地面载具已被十多个国家采用。这些国家都能获得部分来自乌克兰战场的共享用户数据。除了价格高的外国无人载具外,乌克兰还自行研发并部署了成编制的更廉价的遥控地面车队,用于执行更危险的任务。
更多阅读:台军实测美售海马斯 射程可覆盖福建沿海
这些任务包括撤离伤员、道路清障、弹药补给,以及其他一系列原本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工作。正如一名乌克兰军官所说:“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只能靠技术来弥补。”
对于尚未在乌克兰测试装备的外国企业而言,这引发了一场争相将新装备送上前线测试的竞赛。
汽车制造商IDV是众多专注于提供更高程度自主性的公司之一。这家企业提供的技术允许一名驾驶员同时操控多辆军用卡车,或让车辆在执行任务后(如运送伤员)能自行从前线返回更安全的基地。
乌克兰有哪些防空武器装备?它们有效吗?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这家企业的经理杰夫·戴维斯(Geoff Davis)表示:“我们看到从后勤到路线清理等一系列任务都对机器人技术充满需求。这些新技术将彻底改变现代冲突中的作战效能和效率。”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相信外国制造商能像他们所声称的那样,为乌克兰带来显著优势。因为乌克兰前线每天消耗的武器数量极为庞大,如果依赖这些昂贵的西方系统,其成本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乌克兰官员和专家描述了前线双方由无人机所构建的一条长约 30 公里的“死亡地带”。任何在该区域移动或产生显著热信号的人员或车辆都可能成为被打击的目标。
英国前军人、政治人物鲍勃·西利(Bob Seely)撰写过与乌克兰相关书籍。他说,如果一个军队使用那些价格数万美元甚至更高的昂贵无人机,就可能轻易陷入每周消耗数十亿美元的境地。
他警告说:“西方的军工模式已经破产了,”除非它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武器。
美国工厂加班为乌克兰生产弹药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据Politico报道,莱茵金属公司 首席执行官阿明·帕珀格(Armin Papperger)说,由于在选址问题上存在分歧,该公司在乌克兰境内建造弹药厂 的计划被推迟。
不过,该公司确认工厂的建设仍在进行中,而且乌克兰也将在今年年底前接收莱茵金属的“天空卫士”(Skyranger)防空炮。支持者认为,这一系统可能会成为前线对抗无人机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并可能带来另一场重大的战场态势转变。
但这也引出了另一个挑战:各国竞相投资,可能被很快就会过时的装备拖累。西方军队及其相关产业过去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一挑战,但这一次的风险可能要高得多。
DW中文有Instagram !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