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制裁压力 不要军事打击
2011年11月9日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伊朗核计划的报告公布之前,以色列和美国的鹰派就取得了一致意见。他们认为,有关伊朗核活动的最新迹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德黑兰的目标是尽快拥有核弹。的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列举的大量资料已经不容对这一论断提出怀疑。直至近期,伊朗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掌握全面的核技术,而核技术的矛盾特性就是其具有民用和军事双重用途。
德国也拥有制造原子弹的理论技术,但德国宣布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权利,这一声明在国际法上是具有约束力的。德黑兰迄今都没有这样做。伊朗政府为自己保留了所有的选项,在外国科学家的帮助下暗中发展军用的核部件。报告显示,这些部件也包括核弹头和引爆装置。
有许多迹象甚至显示,伊朗已经掌握了几乎所有有关技术。因此从决定制造核弹到完成可能只需几周的时间。无可否认,这对以色列和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而且这一切将发生在欧洲的大门口。该怎么办呢?
多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说服伊朗放弃核武器,但没有奏效。不过在数年前,国际社会(德国也曾参与斡旋)曾在外交努力方面取得过明显的进展,但此后又回到了对峙局面。鉴于目前以色列摆出了动武的架势,外交官们面临艰巨的任务。
发动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军事打击不应成为一个选项。它无法全面、永久地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只可能引发一场燎原大火。战争将会使伊朗民众和政府走到一起,使德黑兰政府内部不同的声音被遮盖,使整个国家上下团结,一致对外。这是以色列不愿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必须让他的盟友悬崖勒马的原因。
伊朗很清楚,以色列具备对核攻击进行还击的能力,这是存在于国际法监督机制之外的现实。一旦以色列进行核还击,对伊朗造成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就这一点来看,目前人为制造的恐慌和有关是否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打击的军事讨论也是夸大其词。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议题。安理会将就新的制裁措施进行磋商。俄罗斯也要面对这一局面,该国一直在有关伊朗核计划的问题上立场谨慎。尽管听起来有些荒谬,但事实是,只有国际社会加大对伊朗的压力,才能迫使德黑兰重返谈判桌。
但同时,也必须向伊朗指明一条摆脱制裁困境的出路。现有的制裁措施已经使伊朗和该国部分领导人陷入窘迫。德黑兰领导层并不象看起来那么一致。如果国际社会能够在经济合作和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伊朗政权内部的力量对比就可能发生变化,为该国以平等的地位重返谈判创造有利条件。而最终的目标还应是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 翻译:叶宣
责编:洪沙